尊重统计自觉 重视数据分析(金燕)
宋慧贞发起了2020-06-27
0
回复
4
浏览

      4月13日,在名师工作室的安排下,我们聆听吴正宪老师的《统计教学重在培育儿童的数据分析观念》讲座,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吴老师对统计的深刻理解,对学情的把握,让人听后心潮澎湃。结合上学期自己的统计教学,颇有几点感触。

      课标指出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的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吴老师根据自己的见解给了更详实的建议:

      一、要创设有意义的情境,培养学生统计的自觉

     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亲近生活的过程,我们应当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注重选取贴近生活的素材,才能使他们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统计的意识。人教版《折线统计图》选取的是参加机器人大赛的情境,我当时在讲这个内容时,考虑到这个内容学生可能并不太感兴趣,当时因为华为事件,就考虑到手机是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最近老师想换部手机,是选华为还是选苹果呢,一直拿不定主意,如果要做些市场调查,你觉得应该调查哪方面内容呢?能帮老师出出主意吗?”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统计的意识。

       二、让学生体会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方法

      绘制折线统计图是教学重点,吴老师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没有把学生看作一张白纸,而是从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给出一些半成品的统计图,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完成,学生遇到困难,教师给予提示、帮助,在展示、评价的过程中对画折线统计图容易出现的问题印象非常深刻。我在处理这点时就远远不如吴老师,我录了一个制作折线统计图的微课,让学生直接整理绘制数据,学生对画法印象不深。这点非常值得我学习。

       三、重视数据的分析与整理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所在。吴老师从大任务到小任务层层推进,通过数据进行推断、预测,思考派谁更合适?真正做到用数据说话。在我的课上,让学生根据两种手机销售量统计图分析,从而预测2019年那种手机销售量更好?有的学生说是苹果手机,因为它的销量一直呈上升趋势,有的说是华为手机,因为有了华为事件,可能会买更多的国产品牌,第一次我感受到分析数据预测数据结果并不唯一,真是教学相长。

       听完吴老师的讲座,让我对统计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以后我在统计教学上,重视这三方面,多实践,多体会。大数据时代,要让数据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慢慢变成一种习惯,变成一种观念,形成一种素养。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