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于学、善于思、敏于行 —— “整体性建构.结构化学习”线上研修反思(张丽亚)
宋慧贞发起了2020-08-22
0
回复
4
浏览

      2020年8月20日,庆幸自己有机会参与“全国小学数学整体性建构.结构化学习”线上研修活动,各位专家老师的讲座和课例精彩纷呈,在感叹专家老师们对“整体性建构.结构化学习”见解之深刻的同时,我也深深的感受到现代知识的更新速度是如此之快,反思自己,作为要教书育人的教师,我们更要“勤于学,善于思,敏于行”。

      一、勤于学

   “你的能力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而然的提高”,而现代社会教育信息化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和老化速度都越来越快,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源源不断的水源,就要勤于学习,真正的去践行终身学习。

      如果不是今天的学习,我对“整体性建构.结构化教学”仍会是一头雾水,今天的学习,让我知道所谓整体建构教学,就是基于教学知识的内在关联,通过结构化教学,帮助学生完善认知体系,发展思维能力,培育思维素养,进而更好的理解数学、爱上数学、轻松的学好数学,一个个案例及其解读也让我对这些内容有了深刻的体会。数学是统一的,不同知识之间表面上不同,看起来很散,但是本质之间存在着联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结构化的表达和结构化的重组和结构化纵横,让学到的知识更系统,方法更清晰,思维更缜密。在培养学生思维方面,通过让思考看得见,让知识说的清,让关系理得清,让思想悟的透,从而达到思维的自动化。

      如果不是今天的学习,“solo理论”在我面前就完全是一个陌生人,但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solo ”是“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 ”的缩写,即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这种结构理论与教学结合可以研究学生的思维层次,弥补原来平分中的不足,可以重构教学策略,达到知识结构化,认知结构化。如果不是今天的学习,我对“质性评价”和“用数学的语言谈论”的重大意义还停留在浅层的认识上,更不用提引导和应用了。

      今天的研修让我又一次开阔了眼界,感受到自己知识的匮乏,激发了我对学习的渴望。

      二、善于思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经常会有如下感受:数学知识分布散,知识点繁,也经常看到如下的现象:练习课中碎片化的教学居多,复习课内容多、杂、乱。面对老问题,反思自己只是停留在浅层去想一想,并没有真正深入持续的思考研究,而从今天的报告和课例中,我看到了这些优秀的教师都是善于思考研究的教师:四川成都的李雪梅老师在《运算律的整理和复习》一课中沟通了各运算定律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将五大运算定律和两大性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练习中有针对性、层次性、思考性,真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吴存名老师在《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复习课》中,通过“猜、折、卷、叠”等活动创造立体图形,用挑战性的任务引学、探学、评学,自然而然的达到了温故知新的目的,是一节真正的有思维深度的课堂,特别最后一道练习题的巧妙设计,不同的方法的展示和思考,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效果。

        这些设计无不流露出教师课前深度的思考,但勤于思才能善于思,才能形成思维自觉,我们要学习优秀教师的课例设计,更要学习他们的思考的学习精神和品格。

     三、敏于行

     课例和报告都如此有深度、有说服力,一张“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全景图”更是让我叹为观止,我想这是扎实理论的引领,更是实践的坚实支撑,要想切实提高自己的能力,必须要做到“敏于行”。

      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做到了吗?每天一道基础题和提高题,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有所收获这件事计划的很好,但都是断断续续的执行,课下要给学困生多交流一会,多辅导一会儿的想法也是偶尔为之,计划规划写的时候满腔热情,可是执行的时候……

今天的研究活动给我的不仅仅有知识上的收获,更让我反思了自己的行为上的不足,再次告诫自己“只停留在思考层面,就是空想”,知道而不去做,就等于不知道,让我们把今天的学习收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己的行动,迈开实践的那一步,以这些优秀教师为目标,共同成长吧!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