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课的诞生》经典摘录(张晶晶)
宋慧贞发起了2021-10-05
0
回复
20
浏览

摘录一:课堂是学生获得成长的场所,也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教师教学的高效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高效。40分钟的课堂,意义不同:对教师来讲,同一内容,以后还有多次讲授的机会;对学生来讲,却仅有一次课堂学习的机会。每个40分钟都是教师走进学生并与学生进行生命对话的历程。

摘录二:每个教师内心深处都渴望成为好教师。但好教师的成长没有捷径可走,它需要教师练就深厚的教学功底,这是成为好教师的重要保障。每个教师都要走“学习-实践-积累-提升”的专业成长之路,通过学习滋养底气,通过实践练就勇气,通过积累增加灵气,通过提升造就名气,从而厚实功底,涵养内心,强根固本。

摘录三:吴正宪老师一直都敬畏孩子,敬畏课堂,她常常讲:“童年生活是人生中重要的经历。每个人只有一次童年,一次小学生的生活。我们做教师的要小心呵护,倍加珍惜,让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充满幸福和欢乐。”

摘录四:我知道,是反思促我勤于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提升。正如培根所说:“良好的习惯就像是人存放在自身的道德资本,而人在一生中都会享受着它的利息。”我就是这样在尽情地享用着它带来的源源不断的“利息”。

摘录五:吴正宪老师曾讲过:“在育人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在交往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尊重个性,真诚交流更重要。”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也让我有了新的认识:每个学生都是有思想的个体,面对同样的问题,他们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真心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心去读懂他们的真实想法并给予肯定和引导,真诚地为他们提供展示个性的时间和空间,允许学生有个性的坚持和表达。因为,抓住了学生,我们就抓住了教育的生命!

摘录六: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吴正宪老师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比呈现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让学生体会用数学方式来处理问题的好处,比仅仅得出正确的结论更重要;让学生学会数学的方法比拥有数学知识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关注知识和技能,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化”,获得数学学习的思想和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摘录七:一位教师如果有强烈的教育科研愿望,有读书的习惯,喜欢思考,那么,他到处可以看到有用的信息,到处都能发现研究不完的课题,随时都有些事情激活他的思想,使它浮想联翩。到这时候,教育科研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会从中感受到科学生活的质量和乐趣。

摘录八: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而“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则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的具体表现。

摘录九:关注“数学味儿”,并不等于走回头路。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不可割裂的。数学课堂需要生活去激活,生活问题需要数学去提升和解决。“生活味儿”和“数学味儿”的有机融合才是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应该弥漫的“主流味儿”。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把握好这一“主流味儿”的“浓度”和“比度”,让数学课堂不因没有“生活味儿”而枯燥,不因缺少“数学味儿”而空洞。

摘录十: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抓住了学生,也就抓住了教学的生命。吴正宪老师说过:学生就是教师的全部。课堂上,教师的眼中应该全是孩子。只有真心对待孩子,真诚与儿童交朋友,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赢得他们的信赖和尊重。儿童才能“爱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要让学生立于课堂的正中央,教师先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中。

 

感悟一:身为青年教师,我深知想成为一名好教师,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必须要沉下心来,精心阅读,潜心专研,虚心请教,用心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理论,在实践中运用理论,在积累中不断提升,一步一个脚印的夯实自己的教学功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使自己尽快成长为学生心目中的知识渊博的教师。

感悟二:每一名学生一节课的40分钟只有一次,所以,每一节课我们都应该精心备课,认真对待,哪怕是练习课和作业课,一定要让学生在这40分钟的时间内都有各自的收获。

感悟三: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课前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生活经验,从儿童的实际出发,真正做到从生活中学数学,又在生活中用数学,让儿童真正感受到数学的用处。

感悟四:我们的课堂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充分尊重信任儿童,给儿童表达与倾听的机会。我们要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去信任儿童,蹲下来俯下身去倾听儿童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且尊重儿童的想法。把孩子放到我们的心中,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与信任。

感悟五: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把宝剑,我们要勤于反思,善于反思,乐于反思,把反思当成一种习惯,在反思中不断修正自己,这样我们才能快速的成长起来。

感悟六:在教学中,我往往过度重视知识目标的达成,而忽略了其他目标,尤其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其实知识层面的教学是大部分学生通过课本学习就能达成的,所以我应该更多的去思考怎样设计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数学课上落地生根?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