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 面向未来(姜志娟)
宋慧贞发起了2021-10-20
0
回复
5
浏览

2021年8月11日,在这个居家隔离的特殊时间里,我们工作室主持人宋慧贞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了线上的学习活动。观看了由顾志能老师和张齐华老师讲的两节有趣的“生问课堂”的教学视频,两节课值得反复观看的课例,真的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现代课堂有了更多的思考。

听顾志能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让我觉得耳目一新的同时,又觉得似曾相识,整节课,顾老师没有运用现代的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而是利用精心设计的传统板书完成了整节课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顾老师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发问。对“课题”的发问,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探究的兴趣;对“一袋球有X个”的发问,让学生思考虽然未知数用X代替了,但是X是多少呢,怎样求值呢,给孩子心中种下了方程的种子,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对“用(X+3)和Y那种方式表示放进去3个球后的数量”的发问,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字母式可表示出两个量的关系。像这样的发问贯穿了整节课,让学生的情绪和思维都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学生在不断的质疑与思考的过程中,充分的解决了怎样用字母表示数,什么是字母式,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等问题。

顾老师的这节课,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未知数用字母代替→字母式→方程,这三者的过渡与联系,在这节课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就能在脑海中建立起一个简单的知识框架,而不再是分散式的知识点,这样的教学设计,是真正做到了我们常说的打通“隔断墙”的效果。

听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的《小数乘小数》这节课,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原来计算课也可以上的这么多姿多彩,这么的有味道。课堂上,张老师首先让学生从六道小数乘整数的题中选出两道最能帮助大家复习的题,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其实已经是对小数乘整数知识的复习了,并为后续小数乘小数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堂上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张老师在进行某个环节的学习时,会给学生提出两种思路,让学生进行选择,比如,在进行小数乘小数的学习中,张老师提出的思路一是老师出3道题,学生探究;思路二是学生自己出题,并且设计的题适合大家进行探究。让学生从中选择喜欢的思路进行,大部分学生都表示想自己尝试出题。这样的有选择的学习,是每一个孩子所期望的,课堂上不再是老师让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而是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让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老师的尊重与爱,让他们真正的成为课堂的小主人翁,而不是被支配者。学生自己选择的思路,在完成的过程中就会有更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会更喜欢沉浸在这样一种师生平等的学习氛围中。

一节计算课,我们习惯性把重心都放在计算上,在设计习题时往往喜欢进行计算的巩固练习,可是张老师在设计练习题时就特别的别出心裁,通过一件王阿姨买衬衫的生活场境,让学生不仅对小数乘小数的知识进行了深入的复习,还利用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竖式,建立了计算和图形之间的联系,使计算课得到了有效的升华。

两节课都充分体现了现代课堂的总旨,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习是要面向未来的,我们的课堂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教会学生会思考,会质疑,会探究。课堂上再不是老师问,学生答这样简单的模式了,而是要引导学生去问,去答,给学生更多的质疑机会,思考时间,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