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把大家都困在家里,但疫情阻挡不了我们学习进步的热情。8月11下午宋慧贞名师工作室召开8月份的线上研修活动,观看了两节名师课例,看完后感觉收获满满。
首先说说顾志能老师的这节《用字母表示数》,整体感觉亲切、扎实、厚重。整节课顾老师以生为本,用学生自己提的问题引领学习。顾老师让学生读了课题后,问学生想问些什么。这里,顾老师巧妙地采用在关键词下面划线及打问号的方式记录学生的问题,并在后面增了“作用?”。这既节约时间,也是后续教学的一个线索。顾老师把重点放在一袋球有X个,再往里面放3个,现在是多少个?随后引导他们对不同答案展开了充分的辨析、交流。在交流中,学生明白了 2X、X.3等写法错误的原因,但他们对于要不要换字母仍然存在分歧。顾老师让学生把X+3放入括号里读一读,并追问他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表达了真实的体会“感觉很怪, 到底是几个?”他们的疑惑表明其从算式思维走向代数思维的艰难。实际上,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代数思维真正发生的“种子课”。随后,顾老师引导学生体会用X+3表示的好处并告知学生这是一个字母式。这样的教学,放大了学生真实困惑与问题的展现过程,以学生的问题来助推课堂前行,有效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接着顾老师又分别给出一些信息,让学生写出相关的字母式。让学生体会到X就是一个“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下面才有那么多字母式,才会有方程,一下子沟通字母、字母式、方程之间的联系。
张老师的《小数乘小数》整体感觉简洁清晰、以生为主。课一开始,让学生自己选择复习题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在新授环节,张老师让四人小组出三道小数乘小数的题目,接着老师板书他从学生所出的题目中选出的三道小数乘法题,让学生试做,三名同学上前板演,结果全对。此时该怎么往下进行?张老师随即问:“假如你是老师,你会问学生什么问题呢?”学生说出了为什么乘数都是一位小数,积却是两小数呢?此时学生上台讲解,老师辅助板书,因为两个因数都看成了整数,它们同时分别乘了10,积扩大100倍。所以要除以100才能使结果正确。老师板书在相应的位置,然后让其他小组合作也像刚才这样讲一讲算理,这节课的重难点就有效突破了。最后纠正错题时,张老师也是给大家两条路一是看一看二是猜一猜,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后在应用环节通过王阿姨买布的环节,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错误原因,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最后又借助图形沟通竖式与图形间的联系。
总的来说,顾老师和张老师都是用几个关键的数学问题串联起了一节课,这些问题几乎全部来自学生,又是由学生自己解决的,课堂就是这样向前推进的。学生提问,以问引学,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