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问课堂,以问题为引领(张国立)
宋慧贞发起了2021-10-20
0
回复
18
浏览

今年的暑假注定不寻常,齐心抗洪救灾,奥运健儿为国争光携手抗击疫情......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爱与责任。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也不停息,利用假期的时间努力学习充电,在宋校长精心组织和引领下,工作室的所有成员认真观、聆听了顾志能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一课和张齐华华老师小数乘小数一课。通过学习、观摩大家的课堂,自己收获匪浅。

顾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设计巧妙,让老师们都意想不到。这节课思路创新,过程清晰,形式简单。这节课座位省级优质课我也讲过,想不到还可以有这么创新的教法,真是大受启发

  1. 字母可以表示任意数,可以表示一类数、变量、特定的未知数,等等。小学生在“简易方程”单元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最直接的目标应是为“方程”的学习准备,本课就是往这个方向进行设计的。

2.课堂体现了“学生提问,以问引学”的鲜明特征。课始的提问,引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通过交流,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基本知识;关键性的提问——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究竟有什么用,是课堂的核心问题,贯穿全课,引领了全课后续所有的教学活动。如此的设计,效果是明显的——既点燃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引发了学生的深入探究,课堂显现出浓浓的生本特征;又促成了教与学的整个过程,目标集中,思路清晰,课堂展现出简约和朴素之美。

3.含有字母的式子很不简单,这是教学的难点之处。为了突破这个难点,顾老师抓住关键环节(χ+3),全面暴露学情(呈现所有答案),丰富学习方式(讨论、说理),充分碰撞思维(逐个辨析),有意引导学生走了一段“曲折坎坷”的学习过程。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真正理解并接受了“不同的数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含有字母的式子能表示出关系,能表示一个新的数”等新的思维方式,代数思想由此得到起步。

张齐华老师的小数乘小数这节课,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基本的计算课也可以上的这么有味。课堂上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张齐华老师让学生自己出题,不同的小组出了不同的题,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和想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会更喜欢沉浸在这样一种师生平等的学习氛围中。

一节计算课,我们习惯性把重心都放在算理和算法上,在设计习题时往往喜欢进行计算的巩固练习,可是张老师在设计练习题时就特别的别出心裁,通过一件王阿姨买衬衫的生活场境,让学生不仅对小数乘小数的知识进行了深入的复习,还利用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竖式,建立了计算和图形之间的联系,使计算课得到了有效的升华。

两节课都充分体现了现代课堂的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习是要面向未来的,我们的课堂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教会学生会思考,会质疑,会探究。课堂上再不是老师问,学生答这样简单的模式了,而是要引导学生去问,去答,给学生更多的质疑机会,思考时间,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