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中成长
张晶晶发起了2020-03-15
0
回复
11
浏览

在歇产假的我看到宋校长发的有关吴老师专题讲座的时候,内心异常的激动,赶紧匆忙的进入直播观看,中途由于宝宝哭闹一度没有观看完成,然后利用空闲时间赶紧回看,迫切的希望接受吴老师的心灵洗礼。

吴老师提到,现代教育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就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是触及儿童心灵的学习过程,以儿童为中心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经常把儿童为中心挂在嘴边,但是真的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真真正正的关注到儿童的心理世界,而不是去关注孩子今天做了多少道题、这次考试考了多少分、为什么讲了很多次的题目还是出现差错等等。深度学习是引发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在我的课堂中,主动参与的儿童又有多少,身为教师,我是否引导着学生有一个不断深入思考的学习过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有给出不同的脚手架去帮助他们达到所要达到的高度吗?这都将成为我未来教学中边反思边实践的方向。

吴老师的讲座中听到最多的就是建立“承重墙”,打通“隔断墙”。吴老师建议我们要抽出时间花功夫去研读1—12册课本,尤其是我们没有教过一轮的青年教师,更要抽时间去研读教材,一到六年级知识结构和教学单元的“承重墙”,打通各知识模块和教学单元之间的“隔断墙”,将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逻辑化、结构化。还记得产假中面试宋校长名师工作室的时候张老师关于数的认识的提问,数的认识分布在哪些年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布?有什么联系?这不就是今天吴

在歇产假的我看到宋校长发的有关吴老师专题讲座的时候,内心异常的激动,赶紧匆忙的进入直播观看,中途由于宝宝哭闹一度没有观看完成,然后利用空闲时间赶紧回看,迫切的希望接受吴老师的心灵洗礼。

吴老师提到,现代教育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就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是触及儿童心灵的学习过程,以儿童为中心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经常把儿童为中心挂在嘴边,但是真的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真真正正的关注到儿童的心理世界,而不是去关注孩子今天做了多少道题、这次考试考了多少分、为什么讲了很多次的题目还是出现差错等等。深度学习是引发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在我的课堂中,主动参与的儿童又有多少,身为教师,我是否引导着学生有一个不断深入思考的学习过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有给出不同的脚手架去帮助他们达到所要达到的高度吗?这都将成为我未来教学中边反思边实践的方向。

吴老师的讲座中听到最多的就是建立“承重墙”,打通“隔断墙”。吴老师建议我们要抽出时间花功夫去研读1—12册课本,尤其是我们没有教过一轮的青年教师,更要抽时间去研读教材,一到六年级知识结构和教学单元的“承重墙”,打通各知识模块和教学单元之间的“隔断墙”,将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逻辑化、结构化。还记得产假中面试宋校长名师工作室的时候张老师关于数的认识的提问,数的认识分布在哪些年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布?有什么联系?这不就是今天吴老师讲座中提到的承重墙和隔断墙吗?一年级是百以内数的认识,二年级是万以内数的认识,三年级是分数、小数的初步认识,四年级大数的认识以及小数的再认识,五年级分数的再认识,六年级负数百分数的认识。不管百以内数的认识也好,大数的认识、分数、小数的认识也好,总归数的认识的核心内容就是数位、位值、计数单位和进率,这些核心内容就是承重墙,数的深入认识就是把计数单位细分的过程,通过这些核心内容把数的认识联系起来就是打通了隔断墙。我想这也就是市教研员张红娜老师所说的厚研教材,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更应该熟读教材,把书读薄,梳理出知识的脉络,建立知识图谱,对所教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方能从容地去教学。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吴老师所说的抓住核心问题,由核心问题衍生出问题链,以问题驱动学生学习。这要求我们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找出一节课的核心问题,依据核心问题巧妙设置有效且针对性的问题。这正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的地方。

在疫情期间,很感谢有这样的教研活动,正是有这样的活动,才能让我更加明确以后教学努力的方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尽可能的使自己成为一个温暖人心的教师。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