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不简单 成长不延期 --听“简约教学课堂典型案例解析”有感
田苗苗发起了2020-03-23
0
回复
14
浏览

简约不简单  成长不延期

--听“简约教学课堂典型案例解析”有感

                                       许昌市毓秀路小学         田苗苗

      阳春三月,乍寒初暖,正是踏青赏花,享受暖阳的好时节。由于疫情的发生,身为老师的我们纷纷化身“主播”,在网络上传道授业解惑。各路教育名家的研修活动也变成了线上形式,虽然少了面多面的亲密,但却让我们获得了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源,在这个不平凡的春天给我们的“拔节”提供充足的养分。

      在工作室主持人宋慧贞老师的带领下,3月22日,我通过千课万人公益直播学习了徐长青老师的《引领高阶思维靶向 引动深度学习发生》主题讲座活动。徐老师睿智的语言、贴切的案例,让我记忆深刻,同时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和感悟。

      一、简约教学不简单,关注体验很关键。

      徐老师认为:“简约教学是指追求朴素灵动、返璞归真,以真实的呈现突出教育的核心目标,从而达到正本清源的教育愿景。”简约就是复杂性思考后的简单呈现。教育是复杂的,又是简单的。对于学生来说,整个学习过程是复杂的、曲折的。比如计算26+47=73,我们可以很快说出答案,而对于没有学过的学生就不同了:为什么这样计算?从问题到答案,我们知道结果,直接找到了“最短路线”,而学生要进行一系列的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在不断递进的每一节课的学习中,如果直接告知学生计算方法,我们很方便。但学生缺乏亲历性,没有见过“其他路线”,怎么知道这条最短呢?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的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变化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关注学习者的体验,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接近知识。

      二、深度学习要博喻,二力并举能为师。

      深度学习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徐老师的简约教学“教给学生的知识既要有意思又要有意义”观点和吴正宪老师“给学生提供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教育”异曲同工。徐老师认为,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一定善于在生活中寻找他所教的数学知识的类它性元素,并博喻到课堂的人。这样的教师善于带领学生把陌生的知识放入熟悉的情境中去学习,并提高其探索发现能力的人,这被称为“学习力”。这样的老师更是善于带领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已会的知识置于陌生的环境中去应用、去接受挑战的人,这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创新力”。做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博喻,“二力”并举。

       三、融合数学与生活,体现数学的价值。

      徐长青老师关于《优化-烙饼问题》这节课的案例分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在教学这节课的过程中,往往有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生活当中我们不会先烙一面,拿出来等会儿再烙另外一面呀!”像这样生活和数学没有办法完全融合在一起的现象还有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学生会觉得生活是生活、数学是数学“两张皮”的原因,同时也是我在教学中觉得棘手的地方。徐老师的这节课,主动宽容学生、向学生示弱,学生敢于向前,主动解决问题。由此,学生得到了两种答案:生活中需要12分钟(分两次烙,先烙两张,再烙一张,一共2×3×2=12分钟),而数学上需要9分钟(烙一面需要3分钟,3张饼共6个面,一次可以烙两个面,所以2×3=9分钟)。当数学和生活不统一时,“我们是用生活改造数学,还是用数学改造生活呢?”“我们可不可以创新一种烙饼方式实现数学中的9分钟呢?”就这样,顺势而为进行再研究,3张分成2张和1张,需要4个3分钟,锅空了一个饼的位置,能不能借个1呢?这样一“借”2和1就变成了完整的3次了。优化的前提是统筹,就这样要把生活和数学融合在一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节课通过改造烙3张饼的时间终于缩短,这就是数学改造了我们的生活,并优化了我们的生活。

      四、假设不是失败,是成功的开始。

      深度学习应是让知识从缄默走向明确再回归缄默的过程。这两个缄默的含义不同:第一个缄默是一知半解、有口难言,第二个缄默是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在《解决问题的策略》案例分析中,徐老师强调:枚举归纳性策略是我们经常使用的,这种不挑明的学习方式重在让学生亲历体验知识学习的过程。以问题“一张纸可以撕成4片,能否撕出2016片、2017片、2018片呢?”为例,学生下意识的认为2016是4的倍数所以可以撕出,2017不是4的倍数不能撕出,2018是偶数可能撕出。但通过探究实践发现实际上可以撕出(3n+1)片,也就是说2017片可以撕出,2016片、2018片都不能撕出,及时调整了学生的思维认知。枚举的是现象,归纳的是规律。在问题提出之初,学生对于这个问题并不是一无所知的,最初的猜想其实就是假设,假设-验证-调整-归纳的学习过程正是缄默-明确-缄默的往复的过程,假设不是失败,而是成功的开始。

      徐长青老师的简约教学其实不简单,需要我在以后的实践中慢慢的思考、领悟,领略它独有的魅力。开学延期,我们的成长却不延期。居家上课不是阻挡自身学习的障碍,而是“拔节”成长的开始。面对名师工作室这么好的学习平台和资源,这么多优秀老师的监督指导,让我们鼓足干劲儿,细心体悟,共怀教育理想,一起努力成长!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