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中国》读书心得
蔡晶莹发起了2020-11-14
0
回复
13
浏览

《这里是中国》读书心得

 

       中国从哪里来?又将往那里去?从地理的视角审视中国地理格局的形成与演化,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独特的存在。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与一次大碰撞息息相关6500万年前的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继而又引发对中国地理、地貌和气候格局的重新塑造。中国幅员如此辽阔,地理环境差异巨大,把中国划分为不同的空间尺度来加以认识,有助于深层次地理解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中国按照地势高低大致可划分为三大阶梯。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地理环境及其独特。青藏高原的存在,颠覆了原本控制中国的行星风系。夏季,青藏高原犹如一个巨大的抽风机,来自海洋的湿润水汽深入大陆,驱散了北纬30°的干旱,助长了烟雨江南的形成,但同时也增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干旱。冬季,青藏高原阻挡了强劲的西风,沙尘沿着高原的边缘向东搬运,并在太行山以西沉积,形成世界上巨厚的黄土堆积地貌。伴随着气候的变化,青藏高原也成为了中华大地上的超级水塔,青藏高原成为我国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影响我国河流流向。复杂的地形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也推动青藏高原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复杂的物种演化。独特的文化创造独特的文化和精神崇拜,青藏高原也成为中华文明中独特的一员。

       一切都在继续,青藏高原将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改变?我们又该怎样怎样应对?

       可可西里,在这片中国最伟大的荒野上,各种动植物成为这片荒野的主人,而目前我们能够做的就是保持荒野的原始性,让荒野永归荒野。荒野之中依旧有文明的踪迹,阿里的山、水、土元素,塑造了象雄王国和古格王国的辉煌。横断山区南北方向上巨大的褶皱和断层营造了一系列中国极致风光最密集的山脉,中间穿插着纵横的大江大河,横断山脉也成为了沟通南北的大通道。九寨沟经历了多次的毁灭和创造,每一次浴火重生都展现出不一样的美,或许这就是自然最好的馈赠。

       进入到中国的第二阶梯,地势降低,文明的印记被一点点打磨。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伊犁成为西域独特的存在。随着人类的改造,伊犁不在只是遥远的存在。罗布泊,西域名副其实的死亡地带,却拥有及其强大而神秘的吸引力。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干预,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最终人类又自食恶果。西安,鲜衣怒马一千年,历经繁华与落魄,时过境迁,风采依旧。与西安相对,成都包容万千,共同营建出了一个中国最具人间烟火气的城市。成都不同时期容纳王侯将相、文人雅士、市井小民的文化,并开枝散叶,继承和发扬。

       到了中国的第三阶梯,地形更加平坦。河南在数千年间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河南历经太行山时代、秦岭时代、大别山时代、大平原时代逐步被推向辉煌的顶点,甚至直接奠定了华夏文明的根基。青岛是一部浓缩的城市美学进化史。

     如果要给中国下一个定义,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国?

       三大自然区划、多样的地形地貌、丰富的生物资源构成了中国的雏形。但真正大规模塑造中国景观的,则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辛劳的中国人民。这就是中国,雕刻高山,改变河流模样,中华大地上一派生机。

     正如本书最后所说:世上本没有中国是中国人,创造了中国。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