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家之路:李希贵篇》心得
蔡晶莹发起了2021-09-24
1
回复
17
浏览

《教育家之路》中有很多的教育家,其中有我一直追随的榜样李希贵老师。

我很钦佩他的教育的理念与管理的智慧。李希贵老师的“学生第二”是对当前教育界“学生至上”热潮的一声棒喝。他认为,学生成了我们的顾客,成了我们的上帝,我们把所有目光都聚焦到学生身上,而忽视了教师的健康,忽视了教师的发展。对一位校长或者教育管理工作者来说,关注学生首先应该从关注教师开始。的确是的,教育是生命培育生命,爱心滋养爱心,温暖传递温暖,尊重撒播尊重,智慧启迪智慧的崇高事业,“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任何关爱都必须经过人的传递才显得真切、动人。当强调学生主体、学生中心的时候,我们应当把教师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上?当一个公司把员工放在第一位的时候,员工就会把顾客放在第一位。同样,当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教师也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因此,我们要致力于培养教师在学校的“幸福感”。这是多么富有理性与智慧的教育管理。

还是在高密四中当校长时,也算有了一些成绩,于是,不断有一些到四中参观考察的人,总是喜欢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四中的“真经”到底是什么?他说只是“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的确,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

有这样一则故事:古希腊有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说:“从今天开始,我们每天回家要做一件事情:把你的胳膊尽量往前甩,再尽量往后甩。坚持每天都做,你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起来,觉得做这个很容易。一星期后,苏格拉底问学生:“坚持每天都做的学生请举手。”班内有80%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班内举手的学生只有一半了。一学期下来,苏格拉底问学生:“这一学期,坚持每天都回家甩胳膊的同学请举手。”这时,班内只有一位学生举起了手,这位学生就是古希腊另一名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因此,世上最简单的事情是“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最不简单的事情也是“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

教师每天批改作业给学生写几句批语,是件简单的事情。但能每天做好,每月做好,每年做好,而且挖空心思、有的放矢,而不是冠冕堂皇敷衍塞责,却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一句简单的批语给学生带去的是温馨,是提醒,是鼓励,是鞭策,同样也是我们老师的匠心独运。学生很容易发现,这里面蕴藏着教师的真诚与爱心。

在学校教学组织方式变革的实践中,谁都是新手,未来的遭遇难以预测。没有了行政班的学生如何管理,原来的班主任职责谁能承担,问题学生如何被发现、得到纠正,一系列的问题也会相伴而生。李希贵说不改革,我们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从孔子时代就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一直无法在校园里落地,不同个性、不同成长需求的学生仍然被大一统的课程所困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与校园内培养模式的一刀切格格不入。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我们不再等待,因为,等待只能让我们无法面对未来。我们集全校之力,通过头脑风暴等各种手段排查出了变革可能会带来的160多个风险,逐个分析,逐条研究,分别管控。大家喊着号子自我壮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踏上了教学组织方式的变革之路。当然,后来出现了许多问题,也确实出现了许多之前不曾想到的风险,但也大都在变革的过程中被大家的热情和智慧所化解。再说,如果我们不去推动这场变革,即使再经过多少年我们也无法预测到其中的问题,由此可见“改革”的重要意义。

所有回复
  • 徐凯红 2021-11-30

    教育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自己想象成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其中,注重课堂知识的生成和构建。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