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读《备课到底备什么》有感
朱琛玲发起了2020-05-23
1
回复
20
浏览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读《备课到底备什么》有感

 
许昌二高  朱琛玲
 
      拿到工作室共读的书,打开第一眼就看到了这本白色封皮的《备课到底备什么•语文名师备教手记》,脑海里一下子就跳出这两句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想,我与工作室选书之人,真是心有灵犀啊!我家里也有这本书,是我在当当上给儿子选书时,这本书偶然跳入我的眼帘,就一起买了回来,准备自己在家向名师学习。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搁置没有读,现在工作室下达了任务,我再也没有理由推脱了。读着这本书,这两句诗又不断地跳出来,原来,我与这些名师也是心有灵犀啊!现将我的一点儿感受,跟大家分享:
       精耕细作广泛阅读,满怀激情期待唤醒
      读各位名师的备教手记,给我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他们的备课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点:认真、细致地研读课文,不厌其烦地查阅资料,满怀激情地做教学设计,满心期待着能唤醒学生的思考力、有不同于往常的课堂呈现。这和我上公开课备课的情形又是心有灵犀!我不禁想起了备《故都的秋》那一课的情形,刚开始真的无从下手,无奈我只好反复阅读文本,越读越喜欢,越读越入情,越读越有感觉,越读思路越清晰!也正应了王君老师的那句话:“你不全情投入拥抱文本,文本,也不可能向你张开怀抱。上帝是公平的,你奉献多少,她就回馈你多少”是啊,没有精深地独立阅读文本这个过程,教学设计不可能自然而然地产生。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除了精耕细作广泛阅读,名师们上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贪多、不贪全,善思考,巧设计,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选入课本的课文,大多都是经典名篇,而经典名篇是读不尽的。就像肖培东老师在备《祝福》一课时纠结的那样:经典名篇的内容人物,情节,环境;手法,语言,叙述视角,线索安排;悲剧探因,多元主题,复杂人性……无论哪一方面都是那么精致厚重见尽匠心,而《祝福》又是一篇经典又伟大的小说!作为老师,会有遏制不住的表达念头,都想告诉学生作家伟大如此!但是课堂只有45分钟!所以老师必须学会有所取舍,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必须明白,我们的教,最终还是为了不教,选取一个点儿,给学生个示例,扶他走一程,然后把文本交给学生,让他们学会自己品读感悟!
       在这一点儿上,我的一次公开课《山地回忆》的备课思路,很幸运地又与肖老师不谋而合!当然,我的课的难度,跟肖老师的是没法比的!鉴于课堂时间有限,又要很好地带着学生有所收获,我就大胆地做了舍弃,把课堂内容定位为:从语言对话角度读《山地回忆》。带领学生从人物对话中,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性美和人情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感悟力强,给了我很多惊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名师们之所以能够上课常上常新,是他们不断地读书学习,为自己注入活水!而且能够带领学生进行有价值的阅读,在阅读中解读内容,探索方法,走进文化,深入生活,认识社会,反观人生,提升思想力和思维力。我也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利用自己读的书,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几年我跟着儿子读了一些非常好的童书,一开始我偏见地认为童书会很幼稚,只是拿来给儿子做亲子阅读,但是读的越多,思考的越深入,会发现我当初的看法是多么幼稚!一些经典绘本,内容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思辨力!真的是适合0~99岁的人阅读的!我们学校的学生,思维能力普遍不强,我可以巧用这些简单但是内容深刻有思辨力的绘本,带领他们进行思维训练。比如利用《你好,灯塔》让学生谈谈对消失的或即将消失的职业的看法,把近一段儿读过的有关传统技艺消失的小说串起来,探讨他们表达的共同主题,会加深他们对这一类主题小说的理解。可以利用《蝉》来探讨小人物的命运,认识人性……
       相信只要我们不断读书,勤于思考,巧妙引导,我们的教学也会不断的有源头活水!
       总之,能与名师、与工作室的成员心有灵犀,我感到十分幸运!我也深深地相信以后会越努力越幸运!如果能够与文本、与作者、与学生心有灵犀,那就更是一番美好境界了吧!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