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古典诗词教学过程中,老师们是怎么进行“诵读”环节的?
说来惭愧,由于个人水平有限,在古典诗词课程的教学中,我总是羞于给学生范读,如果是非常经典的篇目,往往是借助网络资源,找一些名家朗读的音频或视频来向学生示范,接着学生跟读,自由诵读,个人展示,最后齐读。在分析鉴赏的过程中,也会根据教学需要,重点反复诵读片段,总而言之,平时对诵读品味比较欠缺。
我示范朗读或学生听名家视频音频朗读,学生分组分男女生读,学生个人朗读展示。我重视从音韵韵脚特点和诗情特点的角度指导学生去感受和实践。
以借助多媒体平台上的资源听名家音频视频居多,某些篇目自己也会给学生泛读,或者挖掘、鼓励班级的同学进行朗读
借助多媒体资源上的名家朗诵,自己也会给学生范读。听后自由朗读,然后个人诵读
古典诗词的诵读很重要,很惭愧,我常常是没有把它摆在重要的位置上,思考练习题上有诵读指导的篇目才侧重诵读,根据诵读提示,学生体会,再让学生自愿站起来读(自告奋勇者往往是很自信的学生),我再根据诗歌的感情倾向加以指导纠正,然后分组读,齐读的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
提问读、个人读、集体读、范读……
我经常自己范读,找学生个人读,集体读,觉得越读越有感觉,不读的话,觉得课堂少了点儿什么。
个人诵读方面不是优势,基本上不泛读,主要是通过音视频和让学生展示的方式
自己擅长的篇目就亲自给学生范读,不擅长的风格就借助名家视频播放,一定得让学生自己多读,师生再纠正读的不好的地方。有时我会为一句诗让一个学生站起来反复读,直到有所改进。
学生反复读比较读 老师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