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讲评设计
一、讲评目标:
1. 学生通过自查、互查、分析答错的原因,总结解题的方法等,明确在数学学习中,要及时反思;明确自己学习上的长处和短处,问题所在,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扬长补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不足,克服存在的缺陷和缺点;
2.教师在对试题内容、功能进行挖掘、补缺,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补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3.开拓思路,探索捷径,掌握数学思想和解题技巧,培养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4.讲评后进行测验,促使差生更好地巩固该单元的基础知识,突破该单元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勇气和决心。
二、课前准备:
1.全面批改好学生的单元测试卷,按学习成绩把全班学生分成小组,并让每个小组都有好、中、差的学生;
2.做好有关数据统计:包括全班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各分数段人数、各题得分率等;
3.将学生出错的试题进行归类整理;
4.统计好进步学生和退步学生的名单;
5.发放试卷要求学生课外自查;
(1)学生课外独立改错;教师发放已批改好的测试卷,要求学生细心查阅自己的试卷,遇错即改;
(2)学生分小组自查,对试卷进行查缺补漏,检查哪些做得比较好,哪些不该答错,自检答错或空白得原因。
6.小组长统计本小组成员得答题情况:包括每人出错得题型,小组犯错频率高的题,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一题多解及典型解题方法等;
7.教师收集、整理各小组反馈的信息,做到课内讲评具有针对性。
三、讲评过程:
(一)导入
从学生对该单元的学习和检测基本情况导入;
(如全班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各分数段人数、各题得分率等)
(二)分析数据
1.公布该单元测试全班的部分数据资料,包括:
(1)平均分—优分率—低分率—合格率,最高分—最低分,各分数段人数、各题得分率;
(2)进步和退步10分以上的学生名单;优分学生名单;
(3)成绩对比:与上次测试成绩的比较,与邻班成绩的比较,与全级成绩的比较。
2.分析本次测试成绩高低的原因:
(1)教师因素:如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是否很好的落实到位,是否辅导好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等;
(2)学生因素:如学生平时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对基础知识内容的掌握、巩固及复习程度,对本次测试是否重视,大量低分段学生对全班平均分的影响等。
(三)小组代表发言
(1)本小组成员犯错频率高的题,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如:A组学生提出填空题11题,选择题9题和第10题,解答题25题;E组学生提出选择题第5题,解答题第23题;
(2)典型的好的解题方法。
如:若a2-2a+1=0,则2a2-4a=
C组代表提出:
方法一:解方程a2-2a+1=0,得a=1,代入得2a2-4a=-2
方法二:由a2-2a+1=0,得a2-2a=-1,2a2-4a=2(a2-2a)=-2
3.方程x(x+1)=0的根为( )
A 0 B -1 C 0,-1 D 0,1
F组的代表提出:本题除了用因式分解法以外还可以用代入排除法,首先排除A和B,再将1和-1分别代入可得C。
(3)自我评价小组成员本次测试成绩是否理想,以后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得打算。
(四)具体评析
1.公布选择题、填空题的全部参考答案
2.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并引导学生解答自己提出的疑问。
3.引导学生对部分试题进行分析和变式引申。
12.分解因式5x2+11x+6=
评析:
1.选择题第5题,填空题第12题得分率分别为28%和12%。
2.命题目的:考查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和把二次三项式化为a(x+m)2 +n形式的关键都在于正确的配方。
3.错解剖析: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如解答第12题,主要在配方时出现计算和符号错误。
4.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出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三项式化为a(x+m)2 +n的形式,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并采用表格的形式概括如下: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方法步骤 |
二次三项式配方的方法步骤 |
1.方程两边同除以a(二次项系数化为1) |
1.提取二次项系数(二次项系数化为1) |
2.移项(将常数项移至方程的另一边) |
2.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同时减去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
3.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
18.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m-1)x2+3mx+5=0有一根是x=-1,则m= ,另一根是
22.如果x2-mx+6=0的两个根分别是x=2,x=3,求实数m的值。(5分)
23.若代数式3x(x-1)的值与2(x-1)的值互为相反数,求x的值(5分)
评析:
1.选择题7、8,填空题18,解答题22、23题的得分率分别为88%,76%,67%,55%,36%。
2.命题目的: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简单应用
3.错解剖析:(学生自评)学生讨论分析错解的原因,不完善的地方教师补充。最后归纳:(1)没有先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或忽视前提条件,生搬硬套公式;(2)不能正确将求值代数式进行恒等变形,化为含有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的形式(3)忽视根与系数关系应用的前提条件 。
加强训练:
1.要求学生对自己答错的题目,根据教师的分析,用红笔或其它颜色的笔修改过来,边改边再识记和理解,准备即时进行二次检测,下课后由科代表把试卷收上并交由教师检查和批改。
2.进行二次检测
(1)以2和3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可以是 ;
(2)学校图书馆去年年底有图书2万册,预计到明年年底增加到3.92万册.求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3)某种商品因换季准备打折出售,按定价的七五折出售将赔25元,按定价的九折出售将赚20元,如果这种商品的定价设为x元,则可列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