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培训心得》
MAsong070611发起了2020-11-24
0
回复
9
浏览

最美的时节   最美的遇见

      —— 浙师大培训有感

示范区实验学校中学部    宋丽丽

  “站在研修之旅的起点,通往真理之门应声而开。你决定暂时远离喧嚣与成见,用发现的眼睛探寻,用批判的逻辑追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再重新推敲、打磨、建构的世界里,万物纵情生长,灵魂放声歌唱。在领悟闪动之处,便是智慧的新生。”

 当翻开《培训手册》的扉页,“研修寄语”映入眼帘的那一刻,千里奔波的疲惫瞬间一扫而空。心间不禁涌动着一股久违的激流,满怀期待着接下来向名师面对面学习的时光。

   第一天上午的开班仪式上,何曙荣院长为我们介绍了学校的现状。在高校排名座次表中排名的每次飞跃背后,都凝聚着全体师生们的智慧和汗水。听得出何院长身为浙师大一员的满满自豪感和对未来更进一步的期许。“一定要以三名工作室为基地,力求学到真本领,把理论功底打得更扎实。种子要生根发芽,火炬要星星燎原。把三名工作室变成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展示风采的舞台,引领示范的窗口,教学科研的引擎,让三名工作室成为出高徒、出实效、出成果的地方。”于局长在开班仪式上的讲话,同样振聋发聩,令人鼓舞,大家心间更多了几分紧迫感和责任感。于局长的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饱含期许。我也暗下决心,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去,一定要让浙师大之行成为我们工作室建设的转折点。

   第一位开讲的阮高峰教授出口不凡,性情率真,给我们呈现了别样精彩的课程。阮教授从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中获取资源的途径讲起,让老师们掌握到了快捷实用的方法。诸如:必应+百度、简单搜索、冰点下载器、鸠摩搜索等等,这些前所未闻的搜索引擎和软件,其强大的功能令我们大开眼界,好像为我们打开了一座珍奇的宝库。

   下午授课的李润洲教授儒雅温厚、平易近人。李教授旁征博引,又以自己的论文为例,让我们明白了论文写作的正确路径。最后李教授送给所有学员了三句话:理清论文的语境要素,指出论文的创新之点;锁定研究问题这个不动点,阐述论文的创新之处;用中心论点统领全文,彰显论文的创新所在。之前听到“核心期刊”便不禁望洋兴叹,总感觉自己与彼岸隔着一个银河系的距离。今天听了李教授的详尽讲解与剖析,颇有拨云见日之感,忍不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特别感谢李教授让我这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变得似乎触手可及。

   花园外国语学校是由花园集团与浙师大联手打造的一所15年一贯制的国际化学校。甫进校门,便被它浓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这所学校秉承“育人育心  精品精英”的办学理念,以“匠心用实”为校训,以“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有教养,有志向,有担当,有奉献,有活力,有智慧的六有学生”为培养目标。行走其间,确是无一处不用心,无一处不精心。在研讨环节中,学员们争先恐后地发问,希望借助“他山之石”的力量,助力提升自己的教学及学校管理建设的水平。海量提问中,我们获得了海量信息,带着这些宝贵的经验,我们满载而归。

   荣光国际学校的徐锦生校长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情怀”二字的分量。徐校长先介绍了目前中国教育的现状,“易中天谈教育,华人华侨对国内基础教育的看法,学生自杀现象增多且年龄偏小”,犀利的剖析令人深思。《一个学生的启示》让在座的老师们深深动容,重新思考着教书育人的求真之路究竟该通向何方。“唯分数论”的弊病日益显现,当前教育形势下,如何兼顾师者情怀和学生的未来,找到二者间的平衡点?怎样进一步锤炼自己,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积极高效的学习?我叩问着自己!

   杭州四中的特级教师莫银火在下午的讲座中收获了一大波的粉丝。绘声绘色的描述,幽默风趣的语言,机智灵活的应变艺术,真诚朴实的互动分享,让人感叹真是把“教师”做到了极致!特级教师当如是。莫老师坦率真诚地为我们指点迷津,让我们于混沌中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一种求真严谨的态度,一个有序的研讨过程,一个广阔的活动半径,一些曾经拥有的见证,“六个一”高度浓缩了莫老师的教育智慧,也启迪、引发着我们的思考。是火,就要燃烧!

   来自海宁市桃园小学的费玲妹老师是一位特别有温度、有情怀的老师,她用行动践行着“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初心。费老师从班主任的专业成长谈起,具体细化为工作室的组成,主持人的职责,学员的职责及工作室的成长措施等方面,连细枝末节都有实操性很强的方法指导,我听着恨不得奉为圭臬,如获至宝。世上有一种东西叫热爱”,当费老师深情的说出这句话时,眼睛是闪着光的,脸上是带着幸福的笑的。那一刻,身为教师的神圣与自豪之感,也荡涤洗礼着在座的每一个人。听了费老师的讲座,仿佛重新唤醒了我们入职之初对工作心怀的憧憬与热情,激活了昔日的梦想与追求!做一个有情怀、有温度的师者,也将成为我们共同的愿景!

    浙江省功勋教师郑志湖校长一出场就令人有一种端凝厚重之感,他用大量详实的资料、数据、图片为我们上了一节颇有深度与厚度的课。专业之广博精深令人赞佩,成果之丰硕喜人令人折服。

     浙江省级名师工作室的朱昌元老师虽年已花甲,看起来却是精神矍铄,意气风发,仍然在不断的充电、学习,甚至连网络教育都做的风生水起。带领着工作室成员们在网站开设了“微课例观察”“群文撷芳”“思辨性读写”“阅读谈片”等一系列高质量的语文专栏,用高精深的专业素养给大家带来了别开生面的语文盛宴。不仅如此,他还带着工作室成员们跋山涉水,为偏远地区的师生们带去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加油助力!实为我辈学习之楷模!

    充实而愉快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无论怎样不舍,为期五天的学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五天中,我们重新审视了自己,重新规划了自己的发展方向,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也重新激活了昔日的梦想!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自省中守正出新再出发!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