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将军晶老师的《如何设计阅读单》这本书受益匪浅。在这本书封底有这样一段话:“阅读量上去了,孩子的阅读力自然就强吗?阅读量≠阅读力。阅读单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引导孩子有选择、有目的、有质量地阅读,帮助孩子将阅读量转化为阅读力,成为阅读高手。”那什么是阅读单呢?简而言之,阅读单就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阅读问题和阅读任务。也有人把阅读单叫作助读单、导读单、阅读探究单等,它是阅读前、阅读中或阅读后使用的助读工具。使用阅读单这种可视化阅读工具指导孩子阅读,好处多多。
全书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一张好的阅读单有哪些特点;第二三四章是关于如何设计阅读单,该书介绍了三种方法:抓住文本的特点、根据文本的类型、围绕阅读策略设计阅读单。第五章还介绍了通用型的阅读单:故事元素类、梳理统整类、感受评价类、提问思辨类创意写绘类等等。实用性、可操作性很强。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阅读单,都旨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给孩子们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引领有阅读障碍的孩子体验阅读的乐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一个好读者。
一张好的阅读单有什么特点呢?一张好的阅读单应该是这样的:直击书的核心价值,具有引导性,具有形式上的鼓动性,用选择降低难度,适当加以示范。
蒋老师在《如何设计阅读单》书中,首先指出一张好的阅读单,一定要直击书的核心价值,要具有引导性,要引导孩子领会这本书的内涵,意蕴,帮助孩子了解作者的观点。比如《城南旧事》的阅读单,用表格的形式,区别面对同样的人或事,英子与大人的反应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们在填写阅读单的过程中,慢慢感受到大人的世俗、功利、沉闷,而英子则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善意和纯真,表现作家林海音对童年时光的留恋。
阅读单是不是每读一本书都要用呢?并不是这样的。阅读单也只是阅读指导的一种方式,不能无限夸大其作用。书中特别提出设计和使用阅读单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在我们有丰富的阅读感受之后再设计;2.孩子的起点在哪里,阅读单的支架就从哪里搭起;3.不要窄化阅读单的意义;4.填写后要讨论;5.不要过度使用通用型阅读单;6.不要过于频繁地使用阅读单。
蒋老师的《如何设计阅读单》,书中没有深奥艰涩的理论,而是浅显易懂、通俗实用的阅读单设计方法。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很强,对于语文教师引领学生在亲子、师生共读活动中、阅读单的设计方面帮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