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反复读蒋军晶的《如何设计阅读单》,读的比较慢,原因是读的时候需要找一找每学期的课本,看一看。这样看的比较扎实。
在二年级的这一年,其实我们经常会在讲课之前给学生提供一张简单的阅读单,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方向和参考。我们年级初期的阅读单比较灵活,一般由组里老师设计,阅读单分为图书名称、作者、主要内容、读后感受和个性设计几个板块,低年级的篇幅会稍微短些。
我以为这个阅读单已经很实用了,然而看了看《如何设计阅读单》这本书,才知道里面很多东西都很精彩和实用。蒋老师是一位广读儿童文学的教师作家,以专家的高度解读阅读,从语文教师的角度讲解如何设计阅读单。感觉到自己像个幼儿园的孩子突然升入了一年级,老师教的内容好多哟!
《如何设计阅读单》共有5章,前言则为我们讲述了为什么要使用阅读单。
这本书的目录有一种纲举目张的作用,他说一张好的阅读单有哪些特点呢?它能够直击书的核心价值,具有引导性,具有形式上的鼓动性,用选择降低难度,适当的加以释放,还要抓住文本的特点来设计阅读单,比如故事里的转折、人物的变化、故事里的矛盾表达特点、角色的动机、还有故事的巧合等等。另外,他既可以为成长类的小说设计阅读单,也能为幻想类的、动物类的、冒险类的、侦探类的、战争类的、哲学小说、知识性读物和人物传记设计阅读单,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围绕阅读策略设计阅读单练习预测的,推理的,廉洁的,比较的综合的,问问题的思辨的都可以设计阅读单,对于通用型的阅读单呢,要根据故事元素类梳理统计类哲学策略练习类感受评价类提问思辨类,创意协会类来设计。
这本书里面列举了很多很多的书,假如一个孩子,他从开始读书起就按照这本书列举的这些书单来读的话,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因为他不需要自己再选更多的书,而这个书告诉他怎么去读,他已经有了一个线索应该是不错的。
根据书里面的操作,除了我们设计的阅读单包含几项大内容,原来阅读单的设计还可以贴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提问,比如你跟书中哪个人物有类似点?你身边哪个朋友像书中的主人公?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怎么做?可以从书中挖掘不同的话题,比如《西游记》可设计成由很多主题构成:平凡好还是不平凡好,如何好好地生气,团结力量大,被误会了怎么办?可以根据抓住“小说特点”设计阅读单,可以围绕“阅读策略”设计阅读单,可以根据“小说类型”设计阅读单。
蒋老师以大量的研究实例,教我们制作阅读单,使我们的阅读更扎实高效,孩子们的思考更深入,不仅使孩子有横向的阅读广度,还有纵向的阅读深度。浏览一份份精心设计的阅读单。一份阅读单就是一幅藏宝图,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的宝库;一份阅读单就是一根串珠线,把颗颗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一份阅读单就是一把金钥匙,打开一本书智慧的大门;一份阅读单是一面多棱镜,折射出图书五彩缤纷的光辉……
在后面的学习中,不仅要认真多读几遍这本书,还要把这本书中的精华用在指导我们孩子的阅读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