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阅读单》读后感
王晓会发起了2020-11-02
0
回复
13
浏览

  随着统编版教材的普及,学生课外阅读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到底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真正爱上阅读,成为一名真正会阅读的阅读高手?一年的阅读教学实践,让我发现巧用阅读单能促进学生的阅读。但如何设计一张好的阅读单呢?蒋军晶老师的《如何设计阅读单》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一、设计阅读单要直击书的核心价值。

  设计阅读单的目的不是为了好看,为了适应潮流,而是帮助学生把书读得更深、更透,所以,在设计阅读单的时候要努力做到直击书的核心价值。如《城南旧事》这本书,我们都知道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它记录了作者童年时的所见所闻,这本书不仅表达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也展现了作者的成长过程。在设计阅读单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来设计,对记忆中“骆驼挂铃铛”这件事,英子和爸爸有哪些不同的看法?夏天骆驼不再回来,英子和妈妈又有哪些不同的表现?面对秀贞,英子和大人对她又有哪些不同的看法呢?阅读单引导学生在读与写的过程中发现英子和大人在很多事情上看法都是不一样的,从而感受大人的世俗、功利和孩子的天真、烂漫。

  二、设计阅读单要做到类型多样。

阅读单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助读工具,目的是通过阅读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阅读单时做到类型多样。  

  (一)可以抓住文本特点来设计。

不同的文本表达特点不一样,有的人物变化比较明显,有的表达特点比较明显,有的文本中有许多巧合……在设计阅读单的是时候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些特点来设计。如《安徒生童话全集》这本书收录了许多经典童话,这些童话都不一样,但又有着相似之处,如故事中的主人公总是与众不同,《丑小鸭》中丑小鸭与其他的鸭子不一样,《海的女儿》中的小公主与别人不一样,《坚定的锡兵》里的哈迪和其他的玩具锡兵也不一样,作者正是通过这些独特的人物形象来告诉读者,这个世界有真与假,有美与丑,有健康与残疾……而在这种不公平里有的人就显得孤独、自卑、敏感……有人说,这些主人公身上就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我们抓住了这一点,就可以这样来设计阅读单:

安徒生的生平

你觉得安徒生的哪些童话反映了这一点呢?

安徒生家境贫寒,他从小就为贫困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童年时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

 

安徒生从小就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后当了一名小配角,又因失去原有嗓音而被解雇。从此开始学习写作,但他写的剧本完全不适宜演出,也没有被剧院采用。

 

安徒生的妈妈是一个质朴的女人,虽然不美但吃苦耐劳,很容易相信一切,尤其相信上帝。

 

安徒生将自己毕生的精力耗费在了童话上,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童话大师。

 

  教师可以用这张阅读单来引导学生阅读这本书,同时引导学生明白原来作家的生活经历会影响其创作,因此,我们在阅读课外读物的时候可以通过了解作家的生平解读其作品。

  《蓝色的海豚岛》讲述了小主公卡拉娜在荒岛上十八年的生活,她在岛上修建住所,制造武器捕鱼狩猎,与野狗斗争……在求生的过程中,卡拉娜的心态、想法都发生了变化。在设计阅读单时我们就可以抓住主人公卡拉娜想法的变化来设计,引导学生找出卡拉娜原来的想法和后来的想法,然后进行对比,思考卡拉娜想法变化的原因。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人物行为的变化往往是由人物观念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在读此类小说时分析人物观念的变化是很好的切入点。

  (二)可以根据文本特点来设计。

  小说、童话、科普作品……不同类型的文本传递的信息不一样,读者要关注的点也是不一样的,在设计阅读单时我们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来 进行。如《昆虫记》是一本科普读物,我们可以抓住同类昆虫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设计阅读单:

名称

不同点(生活习性、特点)

共同点

 

 

 

 

 

 

 

 

 

 

 

 

 

引导学生借助阅读单进行阅读,在阅读中探索、总结知识点,梳理重要信息,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中国历史名人传》是一本人物传记类的书,书中记录了秦始皇、屈原等历史名人的故事及他们的成就,我们就可以以人物为中心来进行阅读单的设计。如

  (三)可以围绕阅读策略来设计。

  统编版教材从三年级起每册书都编排有阅读策略单元,其中有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有目的的阅读等,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然后把这一阅读策略运用到自己的课外阅读过程中,从而促进自己的阅读。同样,在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围绕阅读策略来设计阅读单。如有人说《蓝色的海豚岛》是现代版的《鲁滨孙漂流记》,它们都是荒岛生存小说,讲述的都是主人公在荒岛的生活,而且都是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的,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比较阅读两本书,并借助阅读单让学生找两本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比较中去发现两本书传递的不同思想和价值观。

  (四)阅读单要具有形式上的鼓动性。

  一张阅读单可以训练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概括、提取信息、评价等,为了让学生乐于填写,我们在设计时要做到形式多样,有一定的鼓动性,除了常用的表格、思维导图,还可以用“比萨饼”式、“糖葫芦”式、“心电图”式等有趣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阅读期待,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设计阅读单要适当加以示范。

阅读单是助力学生阅读的,但学生阅读能力有强弱之分对于刚刚接触阅读单的小学生我们有必有做适当的示范。如《孔子的故事》这本书,它是一部严谨的历史人物传记,它讲述了孔子上下求索的坎坷一生。大家都说孔子是伟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读完这本书后,我们就可以借助阅读单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辩论:

阅读单:你认为孔子是伟人吗?

  孩子们,你同意哪一方观点?(正方  反方)如果你也参加了这场辩论,你会补充哪些理由

  这样的阅读单不但给学生提出了交流的话题,而且也给学生做了示范,提醒学生在做辩论时不但要点明自己的观点,还要结合人物具体言行、时代背景进行自己理由的阐述。在这样的示范下,学生的辩论会朝“理性”和“有理有据”这个方向发展。

  一张好的阅读单既能帮助老师进行阅读指导,又能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把书读得更透,收获更多。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将把读书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持续自己的研究,用更多更好的阅读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