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书 读书 爱书 ——读《和孩子聊书吧》有感
五月雨2209发起了2020-11-21
1
回复
14
浏览

聊书 读书 爱书

——读《和孩子聊书吧》有感

襄城县教研室  张丽敏

这学期,我们工作室组织读了蒋军晶老师的《和孩子聊书吧》一书,继上次读蒋老师的《让学生学会阅读》之后,我又一次见识到了蒋老师在阅读教学方面的专业和深度。

如何和孩子“聊书”?从“聊书”的必要性、如何选择要聊的书、一次完整“聊书”的大概样子、“聊书”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可掌握的、“聊书”的方法、“聊书”与群文阅读的关系,到具体的“聊书”课例,蒋老师在书中做了详尽具体的介绍。看过之后,我才发现老师想让所教的孩子爱上阅读,需要做的工作可以系统、细致到如此地步。

其中,蒋老师关于“聊书”及阅读的一些指导让我感触很深。

由“聊”爱上书。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作为教研员,我也总是试图提醒老师们,引导我们的孩子爱上阅读,养成坚持阅读的好习惯。例如:建立图书角、开发奖励制度、布置阅读任务、办读书交流会……但是我从未想过孩子与我们分享好书的方式应该是平等的对话和自由的交流,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聊。如蒋老师书中所说“无聊不成书”,有了话题,阅读就不再是老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瞬间阅读这件事变得轻松了。坚持有话题,对孩子的阅读兴趣必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刺激。

“聊书”的前提是老师已有充分的准备。本学期,我也带领我们县小学语文教师做出了一些关于“阅读”的尝试。如在班级开展“师生共读”的班级活动,开辟中午辅导的时间为专门阅读时间,在班级的自动化园地中设置“分享版块”,让孩子们用便利贴写上自己阅读每本书的感受和疑惑,贴在“分享版块”中。不过,效果并不如我们预期的那样。孩子们并没有真正地爱上阅读。

读了本书,我意识到,其实和孩子“聊书”就是在和孩子共读。那么蒋老师所说的导读时“充分的准备”,我们做到了吗?我们推荐给孩子书目时,参考的是网上搜索的书单,和孩子们同时开始阅读,并不了解我们推荐的书,甚至有几本书打开看了几页就发现自己很不喜欢这本书,自己便先失了看书的兴趣。后期开展的读书交流会,只是机械地在听孩子们分享,更别提与孩子们对话了。所以“共读活动”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缺乏准备,从前期做导读到后期的“聊书”都缺乏系统的思考。

另外,关于“聊书”和阅读,我也有自己的一点反思。“聊书”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方法,一个缩影。但如同“聊书”时我们要做好的准备,阅读教学也一样。作为教师必须有自己长远的规划及反思、源源不断的创意、和大胆的实践,长此以往总结成系统,只“走一步说一步”是不可取的。如果按照蒋老师这本书中如此细致的“聊书”指导,那么,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经过小学六年的阅读教学,孩子们可以达到的不仅是较高的阅读水平,还可以是独立的阅读习惯和开阔的阅读视野,这是也是一个系统。

如蒋老师所言“让孩子爱上阅读,成为终身读者,并不简单,它需要技巧,需要诚心,更需要激情和坚持”,阅读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任何实践都更需要我们的激情和坚持。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