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群文阅读?优质的群文是如何形成的?不同的文体如何进行阅读?通过群文阅读可以学什么?……《让学生学会阅读》这本书记录了蒋军晶老师和孩子们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学会发现的故事,蒋老师将自己多年做群文阅读的经验全部呈现了出来。读完全书,掩卷回味,收获满满。
从单篇到“群文”,对阅读教学而言,意义究竟何在?——让师生回归到“阅读”的本原,对真实阅读情状的模拟,努力改变阅读教学的痼疾。
一、让师生回归到“阅读”的本原
一个人的阅读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阅读能力更是一名语文教师和学生所必备的基本能力。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是老师的阅读能力。首先,“群文阅读”是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课堂上,如果要让学生读“一群”文章,就意味着教师要去读更多的文章,为此,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阅读积累,“逼着自己去读”。最近一直看蒋老师的“有一间读写教室”,从蒋老师的读书分享中受益匪浅,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不足。仔细想来,自己经常深陷繁杂的事物中,没有抽出时间去阅读,怎么可能找到文章,怎么可能总结、梳理出阅读策略,怎么可能发现表达特点呢?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具有阅读习惯和能力,才能让学生的阅读达到的理想的境界。我想,加强自身的阅读和提高,是当今第一要务。
二、对真实阅读情状的模拟, 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速度和策略
“群文阅读”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传统语文课堂上,往往一篇500字左右的精读课文要学两课时,略读课文要学一个课时。而群文阅读,则要求学生在一个单位时间内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练习默读、浏览和无声视读,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高段学生的默读速度也进行了要求: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学习阅读的策略,让我们的课堂成为“阅读”的课堂、“安静”的课堂,是势在必行的,蒋老师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三、努力改变阅读教学的痼疾, 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
群文阅读教学,不同体裁、不同表达形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作者的文章,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量和巨大的思考空间,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疑惑,难以全面理解,需要在交流讨论中厘清。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蒋老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质疑讨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同学进行讨论。比如:群文阅读《创世神话》一课。首先,蒋老师在引导学生寻找各国创世神话故事的共同之处时,激发学生质疑: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原始人都认为原始世界像一个蛋、神话故事中都有一个本领超人的神……质疑后引导学生猜测讨论:我认为鸡蛋里黑糊糊的,当时混沌的世界也是黑色的;世界上所有的星球都是圆的,蛋也是圆的;蛋是封闭的,我估计原始人认为宇宙是永远都走不出去的……。用显性的方式教阅读、教表达、教思考,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是我们传统课堂中单篇课文无法实现的。
“首先,我希望孩子们是爱生活的,是向往精神生活的。其次,我希望孩子们是会思考、会发现的。”蒋老师的话,我会一直铭记于心,不断内化。接着,我还要继续读《群文阅读——新语文读本》学以致用,把“群文阅读”落实于行,真正做到通过群文学表达、通过群文学阅读、通过群文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