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研论文
chenxiaolei发起了2021-12-06
0
回复
4
浏览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中重要的一门知识,能够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小学语文阅读中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让学生在说话、沟通中发挥语言魅力,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课外阅读指导课对于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课外阅读效率,培养语文素养来说,有着其它课型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就结合自己这两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浅谈一下如何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 、明确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目标点

       在设计课外阅读指导课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从整体上来看,课外阅读指导课与课内阅读指导课都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但两者的落脚点并不相同:课内阅读依托课文,重方法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落脚点在课堂;课外阅读依托整本书籍,重阅读实践和素养培养,落脚点在课外。如果按课内阅读的教学目标去设计课外阅读指导课,势必会造成两者的混淆。所以,小学课外阅读课目标应定位: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实践,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深化学生阅读理解,提高学生阅读效率。比如:低年级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中高年级应侧重于指导学生进行更广泛的阅读实践,深化阅读理解,培养语文素养。

    二、找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点

      学生是课外阅读指导课的主体,每个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都会有自己的认识、理解和体会。所以,我们在设计课外阅读指导课时,一定要从儿童的立场出发,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去寻找兴趣点,围绕他们的兴趣点来确定课堂上的核心话题,切忌以成年人的兴趣点来替代儿童的兴趣点。找到了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兴趣点,教师与学生在课外阅读课中就有了对话基础,教师的引领就有了一个有力的抓手。

       记得去年教六年级时,我在指导学生读《水浒传》之后,上了一堂读后交流课。其中心话题并没有选择我们通常所见的故事情节、历史背景等,而是从儿童视角出发,选择了“兵器”这一主题,让学生交流书中人物所用的兵器,如李逵的板斧、林冲的长枪等。课堂交流中,孩子们如数家珍,因为这正是六年级学生看这类小说的兴趣点所在。另外,在学生交流兵器之后,我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英雄性格,如李逵的刚猛鲁莽、林冲的细致侠义等。这样,这堂课从儿童的兴趣点出发,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深化阅读理解,不但学的开心,还有了新的角度、新的认识。

    三、丰富学生课堂的阅读表达点

      在课外阅读指导中,特别是在交流型的指导课中,一定要营造出轻松的氛围,关注学生的阅读表达,不断丰富学生阅读表达的形式与表达渠道,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易于表达,在课堂上自信地与他人交流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理解与收获。这些表达形式,在组织结构上,可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个人为单位;可以用表演的形式,也可以用讲述的形式。

      比如,我在设计课外阅读指导课《我眼中的汤姆•索亚》时,就事先让学生分组,指导学生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①说说我最喜欢的环节。采用这种形式,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或复述精彩片段,感受书中的精彩情节。②组织班级辩论会。将学生分成两大组,就“汤姆•索亚是个好孩子还是坏孩子”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在针锋相对的观点碰撞中感受人物形象。③制作送给汤姆•索亚的祝福卡。学生通过这节课的交流,重新形成对汤姆•索亚这个人物的理解与感受,以写祝福卡的形式来表达。这些阅读表达方式,让学生在整节课中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兴趣,在与同学、老师进行多层次交流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了对整本书的阅读理解、丰富了阅读收获。

      总之,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对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培养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它应受到我们语文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让我们大力倡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加强课外阅读吧!让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起到它的作用。而且,在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指导,给学生确立课外阅读的目标和任务,确保学生阅读质量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