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简要复述,提语文素养 ——以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为例谈复述教学策略
杨思雨发起了2021-12-07
0
回复
11
浏览

统编教材在编排上将复述这一语文要素分布在了各册各单元的教学内容中,在三年级安排了集中学习详细复述的单元,四年级安排简要复述,五年级要求进行创造性复述。这样基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内容编排,是有梯度的。相比较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求更高,需要学生抓住主要情节,对相关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和梳理。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历史人物故事”为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这是统编教材第一次明确提出“简要复述”。

《王戎不取道旁李》在课后题中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这一课简要复述的训练要点。《西门豹治邺》则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简要复述课文”,并给孩子提供了图示的支架辅助学生进行简要复述。《故事二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导读提示中要求学生找出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简要复述这两个故事;《扁鹊治病》中可以抓住“过了几天”“十天后”“又过了十天”“五天之后”等表示时间顺序的词句进行复述;《纪昌学射》则可以抓住“开始练习”“两年之后”“练得相当到家了”等表示发展顺序的词句进行简要复述。综上所述,简要复述这一语文要素贯穿这个单元的始终,在内容安排上遵循了语言学习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西门豹治邺》这一课在整个单元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

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学情的分析,更好地将简要复述训练落到实处,笔者对这节课的教学策略有以下粗浅的思考:

一、做好简要复述前的准备

(一)熟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中提出“复述前多读几遍课文,熟悉课文内容”,不管是详细复述还是简要复述,熟悉文本内容都是复述的基础。在教学时,老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熟读课文,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为简要复述最准备。在熟读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梳理课文的情节。我侧重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主要人物:西门豹、老大爷、巫婆、官绅,借助主要人物梳理出故事的情节“西门豹调查民情”“西门豹惩治巫婆”“西门豹震慑官绅”等,把长文读短,为简要复述做准备。

(二)抓主要内容 适当取舍

面对这种较长的文本,“简”要复述需要适当取舍。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中也给了学生取舍的方法“复述时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其他内容可以适当省略”。在梳理完课文的主要内容“调查民情”“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后,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很快便会找到“惩治巫婆和官绅”是主要内容,要讲得详细一些;“调查民情”“兴修水利”不是主要内容,可以复述得简单一些。在教学时,我出示了《史记》中“兴修水利”一部分的全文,学生通过阅读发现教材删减了老百姓不满的部分,也从中体悟到与文章主旨关系大的内容可保留,无关内容要适当删减。如“惩治巫婆和官绅”一部分复述的重点是惩治的步骤,人物的表现。

(三)转化人称 长话短说

统编教材在编排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运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整合教学资源,在练习中渗透方法。在复述前可以链接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的内容,让学生从例句中学习转换人称、适当省略等长话短说的方法,迁移运用到简要复述中。

二、巧设支架 落实简要复述

(一)标题支架

本课课后习题要求学生填写小标题式的支架,从而助力课文情节的梳理:

          兴修水利

“兴修水利”这个标题给了学生示范,学生能仿照范例轻松提取出“调查情况”“惩治官绅与巫婆”等小标题。借助这样的小标题,梳理了文章的内容,为简要复述做好了铺垫。

(二)表格式支架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惩治官绅与巫婆”,针对这一部分,教师可借助表格式支架,方便学生简要复述。如:

实施步骤

怎么说

怎么做

救下姑娘

新娘不漂亮

留下

惩治巫婆

重选,麻烦巫婆去说一声

 

 

 

把巫婆投进漳河

 

催巫婆和官绅头子,河神把他们留下了

 

 

表格支架,帮助学生聚焦课文主要内容,学生借助支架,基本能完成这一部分的简要复述。在练习“怎么说”时可以链接语文园地中习得的“长话短说”的方法,再次渗透方法的运用。

(三)情境支架

创设情境,可以帮学生更好地代入角色,在实践中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对复述的兴趣。在复述“调查民情”这一部分时,我设置了情境:如果你是跟从西门豹的侍卫,听完了西门豹与老大爷的对话,你能简要说一说邺县的情况吗?学生回答时兴趣高涨,提炼出了主要的信息,也从中感受到西门豹的智慧。

三、迁移运用 促进能力提升

课堂上习得的知识,要在后续学习中不断运用,这样才能让复述能力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可结合课后选做题,让学生用剧本的形式改编课文故事,通过演一演的形式练习复述。在《故事二则》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迁移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复述方法,巩固复述方法。如梳理《扁鹊治病》情节时,可以让学生用表格支架,提炼出五次见面时,扁鹊和蔡桓公不同的表现,进而让学生借助表格进行简要复述;在学习《纪昌学射》时,我设置了情境“如果你是纪昌,你能给大家讲讲你是如何学会射箭的吗?”学生既在情境中学会了复述,也从中感悟到纪昌的恒心和毅力。在本单元教学时,我结合每节课的课前演讲,让学生讲“历史人物故事”,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可基于学情,巧设支架,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简要复述课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复述的作用,以教材为基点,挖掘学生的兴趣点,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