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写作
许昌市毓秀路小学 赵聪聪
以前每次听蒋军晶老师的作文课,总觉得他的习作课和我们普通教师的不一样。《让孩子学会写作》解开了我的困惑,这本书汇集了蒋军晶老师的写作教学实践,第一部分围绕“写作是可教可学的”这一观点,结合典型案例开展论述,第二部分则是蒋老师以14节写作课具体呈现了他是如何教孩子写作的,以及具体教了什么。文中既有简单明了的理念阐述,更有针对性的、具体可操作的写作技巧。这便是蒋老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别: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让学生真正地学写作,而不是写考试作文。
一、写作不是应付考试
蒋军晶提倡学生以作家的眼光来学写作,指向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关注学生是否写出了自己的风格,是否直抒胸臆,写出了真善美。身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教习作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叶圣陶先生在《落花水面皆文章》一书里指出:“写作是极平常的事。”这就意味着我们的习作课并非是应付考试,而是着眼于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写出来,为适应生活的需要而学习写作,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提高对文章的审美水平与敏感度。我们要呵护学生们写作兴趣的萌芽,引导学生向着写好文章的方向前行。
二、写作技巧是可教可学的
实用的写作技巧比天赋更重要。很多学生写作不好,或是没有写作的兴趣与天赋,或是因为读书少,不会读,或是因为写得少,缺乏一定的写作技巧。大部分同学是写不好的,那就需要去刻意地学实用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的两大方法:一是阅读,二是写作。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因此,蒋老师在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后,从中总结提炼写作技巧,从而将这写作技巧巧妙地转化为可让学生进行操作的,运用到自己的语言表达中去。
写作技巧并不等于写作要求。习作课老师普遍要求学生写具体,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写,或者要学生运用反复结构等,用上积累的好词好句,用上修辞等等,一堂课下来,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提笔苦苦思索还是不会写。所以,教写作要教写作技巧,还要教好技巧——“好的技巧应该是孩子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的。”写作技巧应直击学生写作中遇到的问题,教如针对“写不长”,蒋军晶老师提出“要动连着动”“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不用成语”等,想要把人物的外貌写得很新鲜,蒋军晶老师提出“写外貌不用有”。写人物对话,“写‘说’不用‘说’”,“不必要的对话不用写”“变换提示语位置”等。这些写作技巧老师们一定不陌生,平时的阅读课、习作点评时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存在的写作问题,但很少把某一个写作技巧当做专题来攻克。
写作技巧并不等于考试作文技巧,写作技巧与好的文学并不冲突。如写菜,蒋军晶老师引领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发现名家名篇的作品里蕴藏着许多写菜的小技巧,如一样一样地写过去;写多种颜色;让味道动起来;用上比较等。写作技巧是具体可教可学的,是学生可选择的。
三、教写作技巧有技巧
要想让学生学会写作,首先要让学生对写作感兴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学段的写话目标就是对写话感兴趣,写出心中所想。中年级阶段的习作目标之一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高年级学段的写作目标之一是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由此看出,让学生对写作感兴趣、乐于写作、享受写作这一目标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
1.鼓励表扬找亮点
孩子们从小就练习在生活中存在的文体,从小就练习目的地为特定的人群写作。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便要拼命地表扬,鼓励学生用心创作,努力寻找学生写作的亮点。
2.让学生拥有读者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日常教学中,学生写的作文往往是给老师看的,文字越来越敷衍,越来越假大空。如果将孩子的文章发表、公示出来,让孩子拥有更多读者,学生以作家的身份与他人进行交流,获得不一样的体验感,写出来的文字也是真挚有温度的。让学生拥有读者的方式多样,如教师范读作文、墙报展示、班级博客或公众号,创设班刊杂志,最简单的同桌互看互评、每周花半个小时点评周记、实施招标批改(老师说亮点,学生认领批改)等。
3.让孩子写自己想写的
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里,面临最多的就是命题作文。小学统编教材关注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选取了常见又实用的写作话题,如“猜猜他是谁”“我有一个想法”等,目的在于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在此话题下写出自己想写的。除此外,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行选择内容写作。
4.让作文题尽量有创意
请来看这两个题目,“有趣的一天”,“正在街上走,突然路灯全部灭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好的作文题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勾起发自内心的倾诉欲。除了教材上安排的写作练习外,同学们写周记或写作训练时,可以写有创意的主题。美国旧金山写作社编写的《642件可写的事》一书中,编写了642个天马星空的写作题,如你是宇航员,描绘你的完美一天;在同一个地方坐20分钟,重点记录听到的声音。有创意的作文题会警醒人们审视自己,重新思考,会提醒人留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会激发人发散思维,无限想象。
蒋军晶老师说:“每种写作,我们都努力让孩子们面对真实的写作对象。”
1. 在阅读中学写作技巧
阅读和写作永远是结合在一起的。以读带写,以写促读。
我们可以在阅读课中学写作技巧。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重,自三年级下册起,每单元都安排了语文要素的训练。同样的一篇阅读课文,我们可以挑选课文最突出的写作技巧,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来学习,如《颐和园》,按照地点顺序变换来写景物,《搭船的鸟》旨在学生细致观察,对事物进行详尽细致的描述。也可以结合学生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来教技巧,如学生写游记,经常像流水账一样,“早晨起床,我穿上衣服洗洗脸……吃完早饭我们出发去姑姑家汇合……”等写到景点了文章却草草了事,“我们爬上了山顶,真是美好的一天啊!”蒋老师便以《颐和园》为例,教学生“早点到景点”,引导学生关注第一句就是“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提醒学生写景点可以一步到位,“我终于来到了……”,一句废话也没有。
每个老师审视文章的角度不同,教授的写作技巧就不尽相同。最重要的,教师要对文本有自己的态度、认知与审美。阅读课中教写作技巧,要赏阅读课文的精彩处,点学生的写作痛处,拨独到见解之处。如蒋老师教《索溪峪的野》,为了让学生学会写景点可以不按地点转换顺序来写,仿照作者用一个词或者一个字概括自己去过的景点的特色。
我们可以在大量阅读中学写作技巧。学生学习写作需要大量的例子。而写作风格的形成恰恰是从阅读中得来的。教师可以开设专题写作,如练写童话故事,先推荐同学们读大量的童话,从中对比发现童话故事的特点与写作技巧,开设专门的研究课进一步探索、归纳童话结构,进而模仿,让作品富有创造性;如学写诗歌,可以先读一读一些有代表性的诗集,发现写诗歌的技巧。
蒋军晶提倡,我们要有作家意识,像作家一样读书写作。读一篇文章时不但要弄清他写了什么,更要了解他是怎样写的,还要思考他为什么这样写。所有的写作都是为了被阅读。我们要以作家的视角与读者对话,写作时要考虑让读者有更好的阅读感受。
2.作文评讲巩固写作技巧
学生的作文是写作技巧的运用反馈。讲评作文要发现学生文章中的亮点,要点明、巩固写作技巧,还要上升一定的高度,和孩子交流你的人生观价值观。
点评作文不是简单地说谁谁谁把什么比成什么好,用了什么结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用上了四字成语,语句通顺通篇讲评下来就可以了。看看蒋军晶老师怎么评讲吧。他的评讲,真诚又一针见血,努力抓住学生正在尝试的某种写作方法与技巧,肯定学生,让学生保持源源不断的写作动力与追求。他致力于从学生的写作中发现“爱”,从学生的写作中发现某个闪光点。
3.在富有仪式感的情境中教技巧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好的文章必然有不得不写的缘故。自己有一种经验,一个意思,觉得它跟寻常的经验和意思有些不同,或者比较新鲜,或者特别深切,值得写下来作为个人生活的记录,将来需用的时候还可以供查考:为了这个缘故,作者才提起笔来写文章。”要想让学生学会写作,就要让学生有直观的体验,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走进学生的生活,设计出有趣的写作任务,以任务驱动学生去细细品味生活,抒发自己所感。
蒋军晶老师教学生写外貌,就见雷夫。让学生尽情地猜想外貌,写出自己的期待;教学生写童话,参加童话写作大赛。教学生写场景,便去看电影,提前布置习作任务,描述印象最深刻的一个镜头说说对这个镜头的感受。情之所至,自然学会写作。
“好多孩子还在写作门外徘徊,我的写作课只在唤醒孩子们对生活的敏感与热情,我希望孩子们能在写作中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蒋军晶老师写道。让学生学会写作,道阻且长,却是老师的最质朴的追求,和学生一起体验生活,一起读书吧,与文字相遇,与自己相和,与读者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