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chenxiaolei发起了2021-12-07
0
回复
23
浏览

      一次我在讲语文课的时候,发现一个学生好像根本没有注意听讲:只见他伏在课桌上,把头埋在课本下,正津津有味地看着什么。我稍稍放低讲课的声音,装作毫不经意地接近他。原来他在看一本课外书。他看得太投入了,以至于我走到他跟前了,他还没觉察。他突然感觉到情况不对,要藏起书时,已经来不及了。他红着脸,尴尬地低着头。我拿起书一看,书名是《老夫子》,当下在学生中很流行的小人书。

        这件事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长期以来,我只重视了课本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课外阅读的需求。学生阅读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以致造成学生饥不择食,不分时间和场合,甚至在课堂上看课外书。

       我当即在班里做了个调查:全班40名学生,爱看课外书的学生有 38 人,平时经常看的有 21 人,想看却没有课外书或课外书太少的有 35 人,愿意和别人互相借着看的有 36 人。学生看的书内容非常丰富:有作文书、童话书、笑话书、诗书、漫画书,等等,甚至还有对于小学生来说内容有点荒诞不经的书,如《豌豆笑传》、《乌龙院》等。

      根据调查,我决定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加以如下引导:

  (一)引导学生确定阅读范围。

       1.选择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书。

        作为中年级学生,故事类可以选择《一千零一夜》、《中外神话传说》等。寓言类可选择《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等。国学经典类可选择《三字经》、《弟子规》等。

       2.选择的课外书最好是课本知识的补充。

      学习了课文《女娲补天》、《普罗米修斯》,就让学生读一些《中国神话故事传说》、《希腊神话故事》等神话故事书。学习了《古诗词三首》,就让学生读《唐诗三百首》。

      3.选择的课外书必须具有教育意义。

        励志方面的如《木偶奇遇记》、《西游记》。歌颂人的美好品质的如《雷锋的故事》。让人感受“爱”的如《爱的教育》。

       根据以上标准,《老夫子》、《豌豆笑传》等暂时被排除在外。

(二)引导学生创造多种读书形式。

      立班级图书角,在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源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捐书,使班级图书角的书源有保证。保证图书角内容的丰富性,并及时更换其中的图书。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借阅,交换阅读。所谓书非借不能读也。增加图书利用率,形成阅读竞赛。鼓励学生积极订阅《小学生学习报》、《小学生作文报》等,向学生推荐其它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和报刊。每个假期,鼓励学生用自己的零花钱到书店买一两本自己喜爱的课外书。

 (三)保证学生读书时间。

       在学校,把阅读纳入教学计划,每周我会专门设置一两节阅读课,给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早上和中午给学生时间自主阅读。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疲倦了,我也会把阅读作为调节大脑的手段。课余时间,把阅读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明确阅读的要求,规定阅读量,保证阅读的质量。

 (四)巩固读书效果。

      1.开展读书竞赛,看谁读得书多,效果好,及时加以表扬,授予“读书冠军” 、“读书大王”等称号。

      2.指导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可分“泛读”和“精读”两种。自己感觉价值不大的内容可略读,比较精彩的内容可精读。甚至有些好词好句要背诵下来,真正把书本内容变成自己的东西。

     3.坚持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巩固课外阅读的成果。定期在班里开展作文竞赛,学生可自主决定活动类型。采用师生互评的方式选出优秀作文。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课外阅读是课本学习的必要补充,如何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却是一门艺术,需要每一位语文老师认真摸索。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