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喜欢在没课的时候,拿一本书,坐在办公桌前,一边沐浴阳光,一边舒心地阅书。柔柔的风吹着脸颊,耳边不时传来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欣赏着书里美妙的文字,真是莫大的享受。
好几次这样子沉醉书中时,被人看到,他们都会说,你怎么这么喜欢读书呢?每每突然被问住,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答。事后也时常问自己,到底是什么让自己如此喜欢阅读呢?这份兴趣和积极性又从何而来呢?似乎自己也说不清楚。也许,阅读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有了它,生活才是充实的,完整的,快乐的,更是幸福的。
在学校,除了正常的教学,我还会每天都坚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在自习课上抽几分钟时间读书给学生听。记得有一次自习课,我像往常一样拿着《爱的教育》去我所教的五年级教室,准备给学生们继续念下一篇。还没走出办公室,就有班干部来报告,班上有位同学把一个一年级的学生打哭了。我走进教室时,班里已经很安静了,全班同学似乎都在等待着我“修理”那位打架的学生。而“肇事者”呢,更是低着头坐在位置上,一副胆战心惊迎接“暴风雨”的模样。那一刻,我心里的怒火散去了一大半。毕竟是孩子,怎么可能不犯一点儿错呢?我什么也没说,只是打开书接着前一天的内容往下念。“同学们,今天就给大家读到这儿,明天继续哦。下面的时间大家还自己上自习吧!”我装作要拿着书离开时,那位打架的同学突然站了起来:“老师,我……我错了!您刚才念的书里,卡罗纳那么真诚善良,有正义感,帮助受欺负的同学;德罗西学习努力,待人热情,对别人彬彬有礼。还有,还有以前您给我们读过的,为了救一位低年级学生被轧断了一条腿的罗伯蒂……他们都是好孩子!可我……我却欺负低年级的同学,跟他们打架……老师,对不起,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您,您狠狠地批评我吧!”一番真诚又动情的话没还说完,他已经泪流满面了,最后竟趴在座位上泣不成声。我为孩子这番话震惊,更被他深深地感动!我走到他身边,把他拥进怀里:“你刚才说的话,说明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老师更相信你知道以后该怎么做。其实你也是个好孩子,和卡罗纳、德罗西他们一样棒的好孩子!因为你能反思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还没说完,原本异常安静的教室突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久久没有停下……当然,那次之后,我们班里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件。而且,在我们师生共同阅读的时光里,我和我的孩子们一起感受着真善美的温暖和快乐,一起成长。
我想,这就是书籍的魅力和文字的力量所在吧,于无声中教育和感染,促人反思,哺育灵魂。
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把阅读当成了一种习惯,久而久之,你就会依恋上它,离不开它。它会融进我们的生活,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转化成最美的幸福曲。
我愿意,在我以后的教学生涯里,一直这样,以阅读为伴,边走边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