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9日上午,马文婕老师所讲授的整本书阅读《海底两万里》,您认为设计较好的环节是什么?
整本书阅读是需要有取舍的,这一点马老师掌握得很到位:让学生交流阅读中感受深的内容。并且这种交流并不是无目的地说,而是围绕小说的“三要素”来交流,强化学生对小说的认知与理解。
马老师围绕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出示四个交流任务,从整本书的整本感知到抓住重点描写的景色和精心动魄的时间,最后到人物形象的分析,点面结合,思路清晰,带动性强,给班级整本书阅读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本节课以小说的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为主线,引导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交流展示阅读的收获。课堂开始,孩子们通过在世界地图上画航行路线,回顾整本书的故事情节,通过分享印象深刻的段落、简笔画等来体会海底生物与景色的奇特,最后小组合作完成人物档案,来展现书中人物丰满的形象。整节课,顺理成章地完成课前定制的教学目标。
马老师这节课是整本书阅读中的交流分享课,这样的课是在学生读完书的基础上进行的。马老师在教学时根据书的特点——科幻小说,再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从环境、情节和人物这三个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分享阅读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海底生物、美景、故事,最后给主要人物制作人物档案,不同的方面马老师采用了不同的交流方式,这样的设计挺好,学生积极性相对较高。
本节课以小说的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为主线,引导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交流展示阅读的收获。最为精彩的环节是用摘抄精彩句段和简笔画等形式来体会海底生物与景色的奇特。
马老师的这节整本书阅读交流分享课,围绕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展开,思路清晰,内容选择取舍恰当,课堂上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去,通过画路线图、寻找美丽海底生物、讲动人海底故事、制作主要人物档案等形式多样的交流方式,给我们呈现了一节精彩的整本书阅读交流课。
马老师上的整本书阅读读后展示课,采用了很多展示方法:画图法、人物小档案、精彩情节分享等,都值得我借鉴和学习。
思路清晰,内容选择取舍恰当,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
开篇地图的设计很巧妙,可以让学生第一时间融入课堂,动手画一画探险的路径,帮助学生理解我们的整本书阅读。
整节课引领孩子们自由阅读,畅游在书籍的海洋,孩子们收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