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工作排查报告
niushuhao发起了2021-12-06
0
回复
13
浏览

学生管理工作排查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管理,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职成司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的通知》(教职成函〔2021〕135号)文件精神要求,我校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对照文件要求,认真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排查,现将排查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一)管理制度健全

    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十分健全,并修订印刷了两本制度手册:《教职工管理手册》、《学生管理手册》,内容涵盖了有关教职工聘任、考核、考勤和学校教学、实训、财务、安全、后勤以及学生文明礼仪规范、诚信考核、学分制、德育学分制、班级量化考核、班主任聘任管理及考核等制度,真正让全体师生都做到了“有法可依”。

    (二)学生管理工作机构健全,分工及职责明确

    学校形成了校长负总责、副校长主管、政教科和团委齐抓共管的学生管理机制,采取班团一体化建设,每个班级至少设一位班主任、设一个团支部,团委下设学生会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班主任管理、班级管理、学生会管理等都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三)困难学生帮扶

    学校专设了资助办、心理咨询室、学习部,对学习、心理、经济等方面遇到困难和问题的学生进行帮扶,机制完善,实施到位。

    (四)安全、信访及舆情方面

    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及应急处突小组,针对校园安全、公共卫生、网络舆情等突发事件建立了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设置了校长信箱和网上留言板,及时解决学生的合理诉求。

  • 指导家庭教育,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和配合。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校不定期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举办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等多种方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给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充分依靠社区、街道、村民委员会、市、县(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团委、工会、妇联等组织,建立学校与社会相互协作的社会教育网络,共同关心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开展安全教育

我校已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针对学生在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等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和青春期教育工作,培养全体学生自尊、自信、自强、乐群的意识,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帮助他们增强应对挫折、适应岗位、融入社会的能力。经常开展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找准问题、研究对策,及时排除风险隐患。

开设学生安全教育课,针对预防校园欺凌、防诈骗、防传染病、禁毒等方面经常组织安全知识讲座,并成立了预防校园欺凌工作委员会,杜绝校园欺凌和其它安全事故发生。

     二、思政和德育工作

 在坚持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主阵地的前提下,扎实推进德育改革,全面实施模块化、项目化、行动导向,使得德育教育更具有针对性。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1. 加强德育课课程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分年级分层开设国家规划的各种德育课程,同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办法,突出教学的实践性;结合社会形势和重大社会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专题教育;发挥其它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育人功能,结合职业教育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和各学科、专业的特点,有效落实思想道德教育任务,使学生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2. 注重德育向各专业、学科教学渗透。各专业、学科教学教师认真落实本专业、学科的德育任务,结合各专业、各学科的特点,寓德育于各专业、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将德育与专业、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注重德育活动与专业技能竞赛活动的紧密结合,学校定期举办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和组织学生参加省市组织的技能竞赛,通过竞赛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增强职业意识,提高专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3. 以实训、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为抓手,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实训、实习既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教育和促进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学校将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基地、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参观新农村、现代企业等,组织学生参加军训、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了解职业道德规范、职业能力要求,认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增长才干,完善自我,全面发展。
  4.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责任。教师要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应与德育紧密结合,教职工要关心爱护学生,要从关心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着眼教育,严格要求,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实现管理育人。建立和完善学校党政干部、党员教师联系班级、学生宿舍、后进生和贫困生制度,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主动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5. 充分发挥校团委的作用。学校团委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发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德育工作,通过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把广大学生凝聚在一起,带领学生共同进步。通过团组织、学生会、班集体、学生社团,有组织地开展科技、文艺、体育活动。帮助和指导学生建立课外兴趣小组和社团,组织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培养健康的情趣,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审美能力,锤炼意志品质。
  6.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和职业学校特色的学校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班风和学风。通过行为活动、制度建设、环境建设,通过积累过去和现在有关体现思想道德教育内涵和专业特点的标志性名言、人物、故事、实物等,以及举办感染力强、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专业技能大赛,来体现职业特色、学校办学理念和精神,创设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氛围。结合传统节日、重大事件、纪念日、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设施。注重宣传先进的企业文化,以行业劳动模范和学校优秀毕业生的事迹引导和激励学生。

总之,我校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健全、制度健全、机构健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做到了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不仅做到了学生日常管理精细化,还形成了以“礼”(守法明礼,知书达礼)、“雅”(言行淑雅,格调高雅)、“强”(强身:身强体健、心理健康,强志:意志顽强、志向远大)“正”(思想正,人格正,品行正)为核心的德育管理特色,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遗余力!

 

                             2021年4月12日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