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共收录36封书信,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记录了两代人试图消除隔阂与冲突的努力,也为中西文化的碰撞提供了一个清晰而生动的范例。
我是一名90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3年了,和绝大多数已经成年的年轻孩子一样,自从长大后,就变得很少和父母“沟通”了,这个“沟通”不是说简单的交谈、聊天,而是没有像龙应台与他的儿子安德烈一样,走进对方的生命里。爸妈是70后,对我来说他们是“有年代”的人,一直认为我不会和他们有共鸣。年代的差距、所接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经历的差别,都让我在父母面前关起大门。
而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也经常听到学生家长说:“老师,我家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活泼开朗,学习成绩又好,初中的时候回家慢慢不怎么和我们说话了,怎么上了高中孩子周末在家话更少了,有时候甚至还不听话,总是和我们对着干!”而学生经常说:“老师,我越来越不理解我爸妈的想法了,我喜欢上网听音乐,爸爸非让我看那种武打救国场面、精忠报国的片子。我不看我爸就是一顿说……”类似这样的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现在是很普遍的,这就是家庭教育的不科学和缺失。这就需要家长与孩子多沟通。沟通是一种真诚的对话,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信息的互换。从信中看出龙应台把儿子当作朋友一样理性的交流,通过沟通打通了与儿子三十年的年龄代沟、中西文化的代沟,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沟通的前提是彼此了解。换位思考多为对方着想,求同存异,找到同,保存异都是好方法。
那么,站在自己身为子女、作为教师的角色来看,我也在不停地反思自己,我认为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不可分割的,只有相互协作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子女,尽管在父母面前表现得年轻气盛、桀骜不驯,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己是爱着父母的。而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深沉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是“我爱你”三个字。当有一天你的父母尝试走近你,接触你心扉的时候,你要学会感激,你要高唱一句:我爸我妈也来“探索”我了!要开心!要懂得多一人帮你出谋划策是一种幸福!不要看不起他们,不要嫌他们啰嗦,不要冷漠拒之门外,不妨听一听他们的看法,不管合理不合理,对与错,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一个:为你好。
从《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反思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不管你是父母还是子女都能引起人生的思考。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有一种爱叫沟通理解,只有平等的与孩子交流,才能增进与孩子的感情,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长葛市吕小绘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张娇娇
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