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沟通
王明琰
班主任作为学生集体的组织者,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双重任务。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要真诚地理解学生,并注意与学生沟通,这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体会到,要做到与学生的顺利沟通,班主任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现代学生,思想活跃,追求个性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时还表现出“叛逆”。作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必须要真正理解学生,才会对学生倾注爱心,才会设法与之沟通,深入了解学生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尊重学生。学生由于受学校、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影响,会对各种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尽管有的看法有事偏颇甚至错误,但毕竟是他们经过思维得出的结论。如果只是简单地进行说教或训斥,不但说服不了学生,反而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班主任必须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格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师生关系融洽。其次,要信任学生,建立师生之间正常的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的渠道。无论学生成绩好坏,要一视同仁,不因学生表现不好或者违反纪律而对其失去信任。师生之间,只有彼此信任,才能坦诚相见,才会倾吐心声。作为班主任,要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社会关系以及性格特点,原谅学生的过失,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尤其是对那些平时比较调皮或犯过错误的学生,当他们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更需要帮助和体谅,这时如果班主任能真心实意地关心他、帮助他,往往会收到满意的效果。当然体谅不是迁就,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如果对学生的不良现象一味迁就,无疑会起到助长作用,那样对学生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
第二,要把握沟通时机。班主任一方面要从事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要抓好全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注意把握沟通的时机。首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与学生沟通。班主任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对学生作业的批阅以及进行个别辅导,都是与学生沟通的好时机。其次,在课外活动中与学生沟通。由于课外活动所处的环境较为轻松愉快,班主任与学生容易接近,便于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并有机会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去直接影响学生,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当学生取得成绩时,班主任应及时给予表扬;当学生遇到挫折时,适时给予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主动给予帮助。
第三,要注意与学生沟通的方式。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沟通。首先要以理服人。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不能居高临下,以势压人,那样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此时即使你讲的道理正确,学生也很难听进去,从而收不到应有的效果。以理服人,学生才能心服口服。其次要以情感人,班主任应注意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只要有了感情,相互沟通就会水到渠成。要做学生的朋友,让学生对你产生亲近之情,感到无拘无束,有什么话都能痛痛快快地讲出来,已达到沟通之目的。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善于通过感情交流表达自己的用意,与学生充分沟通。当然,这就要求班主任平时加强自身的修养,借助自己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再次要巧用幽默。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最好具有一些幽默感,以诙谐的语言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气氛,形成自然的沟通环境。老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特别是批评学生时,使用诙谐的语言,常常能使学生既保留自尊,又愉快地接受,最终积极地改正自己的缺点。
总之,班主任如果能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把握沟通时机,注重沟通方式,就能真正地开启学生的心灵,受到学生的理解和尊重,从而有利于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