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教育反思与案例编写指导》读书有感
崔丽红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引领读书是老师送给学生最益智的礼物。
(英培根语)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读教育专著更让我深思我的教学,完美我的教育品格。读了《教育反思与案例编写指导》,我马上就发现了课堂教学中的很多问题:首先,课堂形式虽热闹,但实质底蕴欠缺。从毕业我就怀揣一颗属于自己的教育梦,憧憬着教育中也有琴棋书画诗酒花的美妙,不想却是像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普通、繁琐、苦闷。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慢慢地,我随意翻翻教参、写写教案,重难点圈出来,拎着课本就进了教室,上了讲台。教室里,日新月异的今天,学生最不缺的就是学习资料,预习后课本上都是密密麻麻,刚刚抛出问题,学生们是对答如流,此起彼伏。此时此刻,教师的成就感是不是可以爆棚?然而,非也。我再抛掷更难问题,那是优秀生的盛宴,一生回答后,其他学生如出一辙,呼拥而上。其实,学生真的懂了吗、透了吗、掌握了吗、能学以致用吗?我看未必。这样的课堂谈何启迪思维,谈何点燃智慧?不过是教者哗众取宠的独角戏罢了。此时,我仿佛觉得我就是一个机器人,一个宣读知识的机器人。再想想那边懵懂求知的眼睛,我要自责、反思,我要成长。琴棋书画诗酒花跟柴米油盐酱醋茶之间就隔了一份接纳、学习、感受。其次,教学脱离了文本、本末倒置。如:《妈妈的帐单》,只注重了感恩教育的培养,情感的挖掘,却忽视了语文素养的培养,硬生生的把一节好好的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发现这个问题后,就提醒自己把浮躁的那颗心放下,坐下来,静静地去读读课标,悟悟单元要素,做做课后练习题后,再去设计、去实践、去反思,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提高自己。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于是,我暗下决心要深入细致地研究课标,引领读书,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和学生一起去找真理、找规律,一起谈学习、谈成长,变课堂的管理者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变简单知识的传授者为共同学习知识的参与者;变课堂控制者为学生学习问题解决的帮助者;从小小的教书匠到课题研究的有心人。
此后,因为学习,源于喜欢,我的备课愈发精心了,课堂氛围愈加灵动了,课堂上学生思维的翅膀在翱翔,智慧的火花在碰撞。这不正是我苦苦追寻的境界吗?这不是教育的求真务实吗?
读书历来都是古今圣贤修身养性、提高境界的绝佳途径。教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引领者,注定要与书结下这不解之缘。2014年3月5日,倡导全民阅读第一次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指出:教师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力量,应成为全民阅读的领航员、先行者、带头人。
常听老师们、家长们抱怨:现在孩子不好教,现在的孩子不好管!言下之意是社会变了,环境变了,学生也变了。我也轻轻地问自己:小崔,你是否也在不断的变化?如今的社会唯一不变的就是世界一直在变。若能从经典之书中汲取养分,滋养浇灌思想之花,芬芳成就独特的教育品格,方是教育者以不变应万变之利器。马斯洛夫在人类需求理论中指出:人类最高层次需求是自我实现,是一种精神需求,教师唯有倾心于自己的教育事业,方能收获最为强烈的幸福感。只有付出“汗滴禾下土”的艰辛,才能收获“粒粒皆辛苦”的果实。
仰望星空,放眼浩瀚,这蔚蓝色的天际是宇宙送给人类最好的礼物;低头深思,凝心注目,发现周围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最宜人的礼物。
我想送给你的一份礼物,亲爱的,今天你读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