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抢橡皮”教案
微格式生活发起了2019-08-03
0
回复
15
浏览

作文“抢橡皮”教案

课题:活动课——抢橡皮

教学对象:主要为二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再现生活的情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信心。

2.通过对抢橡皮这个动作进行分割讲解和剪切观察,让学生理解将作文拉长的办法,把这个动作写具体。

3.让学生明白写活动的过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也很重要。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抢橡皮这个动作进行分割讲解和剪切观察,让学生理解将作文拉长的办法,把这个动作写具体。

教学方法:

游戏法、讲授法、分析法、对比法

教学课时:1小时

教学过程:   

1. 破冰  (3分钟)

    同学们,听说你们都非常的聪明,那上课前邱老师给大家做一个智力测试,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有那么聪明呢,这个测试是这样的:如果你在十秒钟的时间内鼓掌30次以上,那你的智商是非常高的;如果你鼓掌次数是在10~30次之间,那么说明你的智商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你鼓掌的次数在10次以下,那就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好了,现在我们就来测一测同学们的智商到底怎么样。10秒计时现在开始:10,9,8……2,1(学生鼓掌)。

现在,我来问问,(观察学生,挑选一位积极的同学)**同学你鼓掌的次数是多少?你呢?(大概选三位学生回答)……那,鼓掌次数在30次以上的请举手,10次以上的呢?10次以下的呢?没有一个人,看来同学们的智商都非常高呀。

这个智力测试呢,是邱老师在一本书上看到的,后来我仔细往后一看呀,才发现这其实纯属娱乐,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学生笑,失望)……

从这个测试可以看出,同学们关于自己的事情,都努力地、尽力地去做,这是好事;同学们的掌声也没白鼓,我们就把大家的掌声送给今天陪伴我们来上课的家长朋友,感谢他们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到我们的作文课堂上。为了本堂课的顺利进行,请家长朋友们将您的手机调为振动或关机的状态。同时,今天我也想请我们的家长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不管在课堂上您孩子的表现如何,请不要过多地干预孩子。下面,我们就正式进入今天的作文课。

三、导入(谈话引入)(2分钟)

1.首先请大家看看,老师举的是什么手?(右手)

2.现在呢?(左手)

3.那现在呢?(左手)教师变换手的速度加快(右手,右手,左手)

   同学们不错呀,都分得清左右手!(笑)

4.好了,现在我想看看我们班的同学,能不能根据老师的口令准确的伸出自己的左右手,准备:左手,右手,右手,左手,左手,右手(速度加快) 。        

5.啊,我发现同学们都非常的棒。接下来,我们就来用左右手开展一个有趣的游戏——“抢橡皮”。(出示课件:抢橡皮。)

四、新授

(一)介绍游戏规则(4’)

1、游戏规则(4分钟)

要玩游戏了,请同学们听清楚老师的游戏规则:

一会儿,我会将一块橡皮放在两个同学的桌子中间,而同学们要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同桌两位同学同时抢一块橡皮,比如第一列的同学和第二列的同学抢一块橡皮,第三列和第四列的,第五列和第六列的.

按老师发出的口令“一!二!三!右手!”就用右手抢。“一!二!三!左手!” 就用左手抢。如果老师没说完一、二三左手还是右手,同学们不能去动橡皮。(打住)(师:这里的一、二、三之间,你认为要用什么标点符号?……为什么呢?生1:一二三中间要用顿号 ;生2:用感叹号,因为我在听的时候很紧张,要突出紧张的气氛;…… 师:这里的一、二、三、右手后面用感叹号。 )

先抢到橡皮的同学就能获得三个笑脸,如果抢到了橡皮但是出错了手那就算失败。当然,如果哪一个同学先抢到橡皮,另一个同学就不能再从他手里去抢了,不然的话就算违规咯。同时,在上课时如果有同学违反纪律,那也要扣笑脸哦!那么,在下课时笑脸的总数排在前十名的同学将会获得一份神秘的礼物。好了,我想采访一下: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获得神秘礼物呢?……邱老师,期待着你们的精彩表现。

  • 、做游戏 ,写怎样抢橡皮(25分钟)

现在,我们就开始抢橡皮啦。首先请我们的*老师在每两个同学的桌子中间放一块橡皮,那么邱老师刚才说了,如果我没有说完“一,二,三,左手或者一、二、三、右手”的口令之前,任何同学是不允许动这块橡皮的,否则的话,就算违规咯!

好了,谢谢我们的**老师。

1、比赛前的心理活动(5

师:同学们,抢橡皮马上就要开始了,再看看橡皮,你觉得它还是一个橡皮吗?……是什么呢?是个宝贝呢;是闪闪发光的宝石。

师(规范):老师把一块白色的橡皮放在我与同桌之间。我聚精会神地看着橡皮,似乎它就是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我是多么想得到它呀!

好了,做好准备 ——   一!二!三!(停)

师:(笑)我想采访一下同学们,你们现在什么心情?

生:紧张

生:心跳很快?

师:心跳多少?

    生语塞

    师:哦,还在数呢!(伸手按生脉搏)

生:心跳很快,都要从嘴巴里跳出来了。

我的心脏跳的速度越来越快,

我的心快要跳出来了,全身血液都快停止了,心里似乎有一个声音不停地唠叨着“一定赢!一定要赢!”

师:除了心跳,还有什么感觉?

    生:呼吸都加快了!

生:身上好像背了定时炸弹!

    神经都绷紧了,丝毫不敢有一点点放松

    满头大汗……

    师:请你把自己的心情写下来,时间为2分钟。第一句话,老师送给你,你可以顺着老师的话写下去:老师开始喊口令:“一!二!三!”此时,我……(课件展示)

    师:好了,我们来听一听**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选两位学生的读一读)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一位同学他是怎么写自己比赛前的心理活动的:

教师下水文:(课件展示)

老师开始喊口令:“预备!一!二!三!”我的心像揣了一只小兔子似的,蹦蹦跳跳。我感觉自己全身的血液都快停止了,心里似乎有一个声音不停地说着“一定要赢!一定要赢!”

2.比赛前对手的神态(4’)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比赛,做好准备:"一!二!三!"(停)

请同学们转过脸,看看你的对手,观察一下他现在有什么表情?猜一猜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眼睛盯着我。 他在想一定要胜过我。

眼睛死死地盯着我,好像在说,一定要赢,这样他就可以获得神秘礼物了。

他一脸严肃的表情,似乎在说:“我肯定能赢你的!”

非常的平静,一幅很有把握的样子

他嬉皮笑脸的,似乎一点也不紧张,好像在说:“我赢定啦!”……

师:请将对手的心情、表情写下来,时间为1分钟。第一句话,老师送给你,你可以顺着老师的话写下去:只见同桌……(课件展示)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一位同学他是怎么写对手比赛前的心理活动的:

教师下水文:(课件展示)

  只见同桌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我,一 幅信心满满的样子,好像在说:“你休想赢我!”

3.抢橡皮的情景(20’)

 1)、大家一起抢橡皮的情景5’

师:接下来请大家想一想,如果你们20个人一起抢,会有多少只手,声音怎么样?抢到的同学会有什么表情,会说什么呢?没有抢到的同学他又会怎么样呢?一会儿游戏时,请你们要仔细地观察哦!

师:这一次,我们真的要抢橡皮咯,同学们,准备好了没有?……好,听清楚老师的口令—— 一!二!三!左手!

学生抢橡皮。

师:好,抢到橡皮的同学请举手。(一一为相应的学生加笑脸),没有抢到橡皮的同学也不要着急,一会我们还有答题环节,你同样也可以通过答题来获得笑脸。

师:同学们,刚才抢橡皮的一霎那,教室里爆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有的…..有的…..还有的….……(课件展示)

学生用口头语言说出来即可

我们来看一下如果要把大家一起抢橡皮的情景写下来,可以怎么写:

教师下水文:(课件展示)

老师开始喊口令:“一、二、三,左手!”只听“啪”的一声巨响,同学们开始手忙脚乱地抢了起来。有的同学一脸失望的表情,有的同学大声叫道:“你的手错啦……”,还有的同学兴奋地跳了起来……

2.自己怎样抢橡皮的情景10’

指名赢的同学回答:(二位)

现在,邱老师想采访一下,我们获胜的**同学:

1.你刚才是怎么抢橡皮的?你的手像什么一样的伸出去抢的?有哪些动作?

2.你现在的心情怎样啊?……

3.现在,请你试着用两、三句完整的话,把你抢橡皮的情景说出来?

指名输的同学回答:(二位)

1.你刚才是怎么抢橡皮的?结果抢到没有?

2.你的心情现在是怎样的?

3.现在,请你试着用两、三句完整的话,把你抢橡皮的情景说出来?

学生用口头语言说出来即可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如果要把自己抢橡皮的情景写下来,可以怎么写:

教师下水文:(课件展示)

老师开始喊口令:“一!二!三!左手!”我像箭一样快速地伸出左手,一下盖在了“宝石”上,然后手用力一抓,又迅速地收回来。“我赢了!”我高喊着,手里紧紧地抓着这颗“宝石”,心里乐开了花。

老师开始喊口令:“一!二!三!左手!”我慌忙伸出左手准备抢时,橡皮已经被抢走,抢到橡皮的同学活蹦乱跳,眉开眼笑。我立刻像泄气的皮球一样,愁眉苦脸,尽管这局输了,但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已经吸取了教训,下一局我一定要更快地去抢橡皮。想到这里,我不禁又有了信心。

3).对手怎样抢橡皮的情景5’

没有抢到的同学不要泄气,下面,我们再来一局,同学们做好准备……

听老师的口令“一,二,三,右手!”

学生抢橡皮

师:好,抢到橡皮的同学请举手。(一一为相应的学生加笑脸)

指名赢的同学回答:

  1. 接下来,我想问问同学们,刚才抢橡皮时,你的对手是怎么抢的?他有什么动作?他的脸色怎么样?

3.现在,请你试着用两、三句完整的话,把对手抢橡皮的情景说出来?

指名输的同学回答:

  1. 你的对手是怎么抢的?他的脸色怎么样?
  2. 现在,请你试着用两、三句完整的话,把对手抢橡皮的情景说出来?

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不仅关注到了自己的表现,在活动时还观察到了对手抢橡皮的情景,真不错。下面我们来看看要把对手抢橡皮的情景写下来,可以怎么写:

老师下水文:(课件展示)

第二局开始了,我心里想:老天爷,求求你保佑我这一次一定要赢呀!当老师喊到:“一!二!三!右手!”,我连忙伸出右手准备去抓橡皮,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同桌的手比我快了一步。只见他以闪电般的速度把手盖在了橡皮上,然后用力一抓,橡皮就这样“跑到”他的手心里了。看着他眉开眼笑的样子,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心想:这次真可惜呀!下次我一定要快速出击啊!

  

  • 游戏后的感受(2分钟)

好了,现在我们进行最后一局比赛了,做好准备,“一,二,三,右手!”

学生抢橡皮

    老师给赢的学生加笑脸

师:好了,现在老师想问问同学们,这个游戏给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课件展示)

好玩,有趣,紧张……

(四)给作文拟定题目和提纲5’

1.拟题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边做游戏,一边交流了自己的所见、所感,实际上是为我们的作文收集素材。可是这篇文章现在还缺一个题目,你认为这篇作文应该取个什么题目?最好不用“抢橡皮”(这个题目要管得住自己的文章。)

师:谁能来为这篇作文取个题目呢?

生:一次有趣的游戏——抢橡皮

紧张的抢橡皮,开心的一堂课,快乐的作文课……(课件展示)

  1. 范文对比及欣赏    

现在,我们来看看有一位同学玩了这个游戏后,写了这样一篇作文:

学以致用:

            一次有趣的活动——抢橡皮

    今天的作文课上,邱老师带我们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这个游戏名叫“抢橡皮”。

 首先老师宣布了一下游戏规则:同桌两个人同时抢一块橡皮 ,每人双手必须要交叉放在胸前。然后按老师发出的口令“一!二!三!右手!”就用右手抢;“一!二!三!左手!” 就用左手抢。如果你的手伸对了,而且先抢到了橡皮,就能获得三个笑脸。

宣布完规则后,老师把一块白色的橡皮放在我和同桌的桌子中间。老师开始喊口令:“一!二!三!左手!”我迅速地去抢橡皮,一下子就抢到了,我心里乐开了花。

   游戏还在继续进行着,大家都高兴得手舞足蹈,仿佛置身于欢乐的海洋,一阵阵笑声传向远方。

问:同学们,你们觉得他写得好不好?

   为什么不好呢?(写得不具体,没有把他是怎么玩抢橡皮游戏的过程写清楚……)

下面,我们来看看,把刚才做游戏过程中同学们讲到的内容加进作文中,这篇文章会变成什么样的呢?

一次有趣的活动——抢橡皮

    今天的作文课上,邱老师带我们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这个游戏名叫“抢橡皮”。

 首先老师宣布了一下游戏规则:同桌两个人同时抢一块橡皮 ,每人双手必须要交叉放在胸前。然后按老师发出的口令“一!二!三!右手!”就用右手抢;“一!二!三!左手!” 就用左手抢。如果你的手伸对了,而且先抢到了橡皮,就能获得三个笑脸。

    宣布完规则后,老师把一块白色的橡皮放在我和同桌的桌子中间。我聚精会神地看着橡皮,似乎它就是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我是多么想得到它呀!我的心像揣了一只小兔子似的,蹦蹦跳跳。这时,只见同桌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我,一幅信心满满的样子,好像在说:“你休想赢我!”老师开始喊口令:“一!二!三!左手!”只听“啪”的一声巨响,同学们开始手忙脚乱地抢了起来。我像箭一样快速地伸出左手,一下盖在了“宝石”上, 这时,同桌小曼也伸手过来抢橡皮了。 我紧张极了,生怕我的“宝石”被她抢走。于是,我手用力一抓,又迅速地收回来。“我赢了!”我高喊着,手里紧紧地抓着这颗“宝石”,心里乐开了花。我再看了看同桌,只见她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好像在说:“下次我一定要赢你!”

    游戏还在继续进行着,大家都高兴得手舞足蹈,仿佛置身于欢乐的海洋,一阵阵笑声传向远方。

 

 问:1.同学们,这篇文章和前面那篇文章相比,哪篇好一些?

     2.接下来,请同学们在第三段中找一找,哪些句子是描写小作者玩游戏前的心理活动的?

     3.那玩游戏前对手的心情和表情的句子又是哪些呢?

 4.大家一起抢橡皮的情景的句子谁能帮我找出来?

 5.自己抢橡皮的句子呢?

 6.他的对手抢橡皮的情景他是怎么写的。

好了,同学们,如果要你们把这个抢橡皮的游戏写下来,你会不会写了?

……

五、总结(1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描写抢橡皮,如果要你去观察拔河、球赛,运动会上的比赛甚至是奥运会比赛,你会不会观察?……会不会写了呀?……方法是一样的,要注意观察活动中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等。希望大家今后注意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做生活的有心人。

六、谈谈收获(2分钟)

现在邱老师想采访一下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谁能来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四五位学生讲)

相信,同学们都有一定的收获,希望同学们能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运用于以后的作文中。

 

   

《抢橡皮》教学反思

 

     《抢橡皮》这节作文教学,是我第一次讲。但是这和写春游、写趣味运动会、写喜欢的活动,在写法上都是互通的。所以,在设计上,我和原来设计习作依据的理念一样,首先考虑的就是《语文课程标准》。多说一句,那就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研究一下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对于五六年级习作教学的要求是: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当然,这也是我此次作文的设计理念。  

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  

第一环节,实物展示,兴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前,我与学生一起做了关于拍打节奏的游戏,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我消除戒心,消除恐惧。学生肯定知道我要让他们写作文,在心理上已经有了抵触,所以,这一环节的铺垫,是拉近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对我产生兴趣。同时,通过总结,初步让学生感知,写作,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要通过自己的感官,记录真实的感受。  

上课伊始,我“明知故问”,让学生来研究这块橡皮,这样做,是让学生感受到:这样的小题难不倒我们,消除学生对于作文的害怕心理。当我把“不知道把橡皮送给谁”这个问题抛给学生时,好奇心强的学生自然会想办法,出主意,这样,我就会顺水推舟,明确本节课的写作内容。当然,通过这样简单的一个导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更激发了学生的游戏欲望。  

有语云“未成曲调先有情”,也就是这个道理。  

游戏准备,明确规则。这是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步骤。此环节,本可以一带而过,而我却单独拉出来,用了三分钟的时间。这是为什么呢?我是这样想的:

说规则时,我刻意提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两个成语。它们的运用,我意在让学生在学识上佩服我,这老师懂得多,算故弄玄虚吧!同时又辅以认知左右手的动作,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更训练了学生的理解、操作、倾听能力。  

正如那句成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这一环,也不可忽略。

教学第(三)个环节,也就是进行游戏,指导写作环节。这是整个教学的重点。可以说,这一环节是写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如何让学生既能够从游戏中找到乐趣,又能够获得写作的材料,让自己的作文有米可下呢?我采用了“有扶到放”的教学方法。  

游戏准备环节,刻意留出时间,让学生感受紧张的氛围,予以他们心理感受的时间,观察的时间,第一局游戏结束,学生的沸腾,是表达的最佳时机,所以,这时候,我采用“帮扶”的方法,通过采访学生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在无意中积累写作的素材,提升表达的能力。  

在第二和第三局游戏时,我采用一气呵成的办法将游戏进行完毕,不留探讨的时间,让学生迅速进入写作环节。这样做,一是让学生趁热打铁,把自己想说的赶快写下来;二是避免写作内容的雷同。这也是属于放手环节。  

在学生写作时,我用幻灯片提示学生,关注场面描写,注重人物的心理、动作、神态的变化,运用自己想到的好词佳句,这样的设计意在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方向,当然,这也是写作训练手重中之重,学会细节刻画。  

游戏不是目的,目的是学生能借助游戏提升留意观察、乐于表达、展示自我的能力。  

于是在自由写作的过程中,我寻找较好的作品,为自己的第五个环节做好准备。  

课堂上习作的赏析,有助于学生自我查找不足,同时为自己寻找修改的方向。所以说,在赏析时,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注意引导的方向,本节课的训练重点,就是评析的方向。这节课,我的训练重点就是让学生会运用人物的心理、动作、神态刻画细节。所以,在赏析时,我就关注学生是否能写出自己的心理变化,能否恰当运用动词。运用得好,必须加以表扬,让学生知道,好词佳句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课下积累的欲望。  

作业的布置是同桌互相修改。同桌互为对手,共同的经历,不同的感受,既有利于修改,又可以通过文字的交流,加深此次活动的印象。  

这次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我想,这也是我追求的扎扎实实。

《抢橡皮》教学反思

 

     《抢橡皮》这节作文教学,是我第一次讲。但是这和写春游、写趣味运动会、写喜欢的活动,在写法上都是互通的。所以,在设计上,我和原来设计习作依据的理念一样,首先考虑的就是《语文课程标准》。多说一句,那就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研究一下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对于五六年级习作教学的要求是: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当然,这也是我此次作文的设计理念。  

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  

第一环节,实物展示,兴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前,我与学生一起做了关于拍打节奏的游戏,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我消除戒心,消除恐惧。学生肯定知道我要让他们写作文,在心理上已经有了抵触,所以,这一环节的铺垫,是拉近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对我产生兴趣。同时,通过总结,初步让学生感知,写作,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要通过自己的感官,记录真实的感受。  

上课伊始,我“明知故问”,让学生来研究这块橡皮,这样做,是让学生感受到:这样的小题难不倒我们,消除学生对于作文的害怕心理。当我把“不知道把橡皮送给谁”这个问题抛给学生时,好奇心强的学生自然会想办法,出主意,这样,我就会顺水推舟,明确本节课的写作内容。当然,通过这样简单的一个导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更激发了学生的游戏欲望。  

有语云“未成曲调先有情”,也就是这个道理。  

游戏准备,明确规则。这是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步骤。此环节,本可以一带而过,而我却单独拉出来,用了三分钟的时间。这是为什么呢?我是这样想的:

说规则时,我刻意提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两个成语。它们的运用,我意在让学生在学识上佩服我,这老师懂得多,算故弄玄虚吧!同时又辅以认知左右手的动作,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更训练了学生的理解、操作、倾听能力。  

正如那句成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这一环,也不可忽略。

教学第(三)个环节,也就是进行游戏,指导写作环节。这是整个教学的重点。可以说,这一环节是写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如何让学生既能够从游戏中找到乐趣,又能够获得写作的材料,让自己的作文有米可下呢?我采用了“有扶到放”的教学方法。  

游戏准备环节,刻意留出时间,让学生感受紧张的氛围,予以他们心理感受的时间,观察的时间,第一局游戏结束,学生的沸腾,是表达的最佳时机,所以,这时候,我采用“帮扶”的方法,通过采访学生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在无意中积累写作的素材,提升表达的能力。  

在第二和第三局游戏时,我采用一气呵成的办法将游戏进行完毕,不留探讨的时间,让学生迅速进入写作环节。这样做,一是让学生趁热打铁,把自己想说的赶快写下来;二是避免写作内容的雷同。这也是属于放手环节。  

在学生写作时,我用幻灯片提示学生,关注场面描写,注重人物的心理、动作、神态的变化,运用自己想到的好词佳句,这样的设计意在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方向,当然,这也是写作训练手重中之重,学会细节刻画。  

游戏不是目的,目的是学生能借助游戏提升留意观察、乐于表达、展示自我的能力。  

于是在自由写作的过程中,我寻找较好的作品,为自己的第五个环节做好准备。  

课堂上习作的赏析,有助于学生自我查找不足,同时为自己寻找修改的方向。所以说,在赏析时,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注意引导的方向,本节课的训练重点,就是评析的方向。这节课,我的训练重点就是让学生会运用人物的心理、动作、神态刻画细节。所以,在赏析时,我就关注学生是否能写出自己的心理变化,能否恰当运用动词。运用得好,必须加以表扬,让学生知道,好词佳句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课下积累的欲望。  

作业的布置是同桌互相修改。同桌互为对手,共同的经历,不同的感受,既有利于修改,又可以通过文字的交流,加深此次活动的印象。  

这次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我想,这也是我追求的扎扎实实。

《抢橡皮》教学反思

 

     《抢橡皮》这节作文教学,是我第一次讲。但是这和写春游、写趣味运动会、写喜欢的活动,在写法上都是互通的。所以,在设计上,我和原来设计习作依据的理念一样,首先考虑的就是《语文课程标准》。多说一句,那就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研究一下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对于五六年级习作教学的要求是: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当然,这也是我此次作文的设计理念。  

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  

第一环节,实物展示,兴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前,我与学生一起做了关于拍打节奏的游戏,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我消除戒心,消除恐惧。学生肯定知道我要让他们写作文,在心理上已经有了抵触,所以,这一环节的铺垫,是拉近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对我产生兴趣。同时,通过总结,初步让学生感知,写作,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要通过自己的感官,记录真实的感受。  

上课伊始,我“明知故问”,让学生来研究这块橡皮,这样做,是让学生感受到:这样的小题难不倒我们,消除学生对于作文的害怕心理。当我把“不知道把橡皮送给谁”这个问题抛给学生时,好奇心强的学生自然会想办法,出主意,这样,我就会顺水推舟,明确本节课的写作内容。当然,通过这样简单的一个导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更激发了学生的游戏欲望。  

有语云“未成曲调先有情”,也就是这个道理。  

游戏准备,明确规则。这是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步骤。此环节,本可以一带而过,而我却单独拉出来,用了三分钟的时间。这是为什么呢?我是这样想的:

说规则时,我刻意提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两个成语。它们的运用,我意在让学生在学识上佩服我,这老师懂得多,算故弄玄虚吧!同时又辅以认知左右手的动作,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更训练了学生的理解、操作、倾听能力。  

正如那句成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这一环,也不可忽略。

教学第(三)个环节,也就是进行游戏,指导写作环节。这是整个教学的重点。可以说,这一环节是写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如何让学生既能够从游戏中找到乐趣,又能够获得写作的材料,让自己的作文有米可下呢?我采用了“有扶到放”的教学方法。  

游戏准备环节,刻意留出时间,让学生感受紧张的氛围,予以他们心理感受的时间,观察的时间,第一局游戏结束,学生的沸腾,是表达的最佳时机,所以,这时候,我采用“帮扶”的方法,通过采访学生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在无意中积累写作的素材,提升表达的能力。  

在第二和第三局游戏时,我采用一气呵成的办法将游戏进行完毕,不留探讨的时间,让学生迅速进入写作环节。这样做,一是让学生趁热打铁,把自己想说的赶快写下来;二是避免写作内容的雷同。这也是属于放手环节。  

在学生写作时,我用幻灯片提示学生,关注场面描写,注重人物的心理、动作、神态的变化,运用自己想到的好词佳句,这样的设计意在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方向,当然,这也是写作训练手重中之重,学会细节刻画。  

游戏不是目的,目的是学生能借助游戏提升留意观察、乐于表达、展示自我的能力。  

于是在自由写作的过程中,我寻找较好的作品,为自己的第五个环节做好准备。  

课堂上习作的赏析,有助于学生自我查找不足,同时为自己寻找修改的方向。所以说,在赏析时,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注意引导的方向,本节课的训练重点,就是评析的方向。这节课,我的训练重点就是让学生会运用人物的心理、动作、神态刻画细节。所以,在赏析时,我就关注学生是否能写出自己的心理变化,能否恰当运用动词。运用得好,必须加以表扬,让学生知道,好词佳句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课下积累的欲望。  

作业的布置是同桌互相修改。同桌互为对手,共同的经历,不同的感受,既有利于修改,又可以通过文字的交流,加深此次活动的印象。  

这次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我想,这也是我追求的扎扎实实。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