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3日上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长葛市八七小学侯瑞平名班主任工作室走进九牛站校区开展下乡送教研训活动。学校德育校长侯瑞平、九牛站校区校长胡会芹及九牛站全体班主任一同参与了听课、教研、讲座等一系列活动。
第一个阶段——工作室成员王素娈老师授课《感恩教育主题班会》上午第三节课,由工作室成员--王素娈老师给大家展示一节感人肺腑的主题班会课--《心怀感恩 与爱同行》。这节主题班会课,王老师用爱贯穿整节课,饱含深情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整节课设计匠心独运,由感恩父母到感恩老师,每一个环节无一不牵动着学生稚嫩的灵魂,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深受感动。王老师真正做到了润物无声,育人无痕!
《心怀感恩,与爱同行》主题班会
工作室成员:王素娈
时间:2020年11月13日
班级:八七小学九牛站校区五年级
一、设计背景
手机电脑这种高科技产物,走进千家万户,又因为新冠病毒疫情的侵入,不得不进行线上授课,手机电脑也随之走进了小学生的手中,部分孩子不能却好好利用这些高科技产物,而是沉迷于游戏小视频,抖音等等之中不能自拔,因此变得懒惰,自私,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因为游戏对父母大呼小叫,无故发脾气,亲子关系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就像人们说的,孩子的任性,懒惰,引起了家长的不满,父母的唠叨督促,孩子产生了反感的情绪,亲子关系较为紧张。让父母伤透了脑筋,亲情也随之淡薄,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父母,感恩父母,并落实到实际生活之中,我决定召开感恩为主题的班会。引导学生从理解、体谅,关心父母开始,弘扬尊重父母,孝敬父母、珍视亲情,尊重老师,感恩老师的传统美德,培养感恩之心。
二、教育目标: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与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引导学生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知恩、感恩的思想感情。
三、活动形式:
1.通过朗诵,故事串讲,听歌曲,回忆往事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情感渗透,通过各种活动触动学生心灵,让学生受到强烈的情感碰撞,以此来指导自己今后的行为。
本次班会无论是主题的选取,还是对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我都试图触动学生的心,感染学生的心,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这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让学生在全身放松的状态下,完成本次主题班会。在班会活动的过程中,我也努力用自己张弛有度的语言节奏来引导学生,班会设计了以下环节:
四、活动过程:
第一版块:猜测导入,激发兴趣
一、1.出示名言、谚语,从中提取有关的词语(感恩),引入班会主题《心怀感恩,与爱同行》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
【设计意图】猜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从猜开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
第二版块:体会亲情的无私与伟大
一、谈话引入,第一篇章,父母之情的无私与伟大
同学们,无论你身在何地,有两个人,他们始终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他们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有一种爱,他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他们就是—— ?有一种爱,他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那就是—— ?
二、播放诗朗诵《母爱》
1.诗朗诵。《我的孩子》
我的孩子,今天是你的生日,从你降生的第一天直到现在,我似乎从不曾这么苍老,以后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年轻,我的孩子,如果有一天妈妈将会离你而去,请不要伤心。更不要害怕,你要认真倾听,并记住妈妈对你说的这些话,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的心就紧紧的连在一起,妈妈忍住了所有痛苦没有哭泣,却在第一声啼哭里流下了眼泪,虽然再没有一个完整的睡眠,但是当你第一次叫我妈妈,第一次迈开了人生的第一步,第一次张开笑脸,跑进我的怀抱,再多的疲倦也被瞬间融化了,当你第一次背上书包,独自走进校园,当你第一次把奖状领回来,作为礼物给了妈妈当你第一次在母亲节,为妈妈买了一束鲜花,妈妈总是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微笑得有些不太自然,当你有一天,有时候我会用一天的时间,等着你的电话,甚至常常会把别人的声音,听成是你对我的呼唤,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妈妈头上,早已生出了白发,脸上布满了皱纹,不要恐慌,更不要悲伤,我的孩子,你的成长,是妈妈毕生的梦想,而岁月是我甘愿付出的代价,如果感到开心,快乐,健康,那就是妈妈最大的快乐,而无论在何时,如果你感到伤心,疲惫,绝望,都不要感到孤独。因为妈妈随时,都会向你敞开怀抱,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堂,妈妈一定会在那里等你,如果天堂里真的有神,妈妈一定是你的保护神,我会永远爱你,我的孩子。
【设计意图】这首诗歌,表达了一个母亲的心声,也感受到了人间最真挚的感情,情感炽烈,打动学生的心。激起情感共鸣。
4.欣赏图片,小组交流,为什么感恩父母之爱?
【设计意图】深入认识父母,讲有关父母关心爱护儿女的真实故事。
过渡: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给我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要说这是父母对孩子的责任与义务,当灾难来临时,父母宁愿舍弃自己的身体与生命!把全部的爱给我们。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父母之爱其实是无处不在,无微不至的。
5.欣赏韩红演唱的歌曲《天亮了》,讲述这首歌的创作背景。
6.真实故事串讲,
1.2004年8月,5岁的男孩童童掉进鲨鱼池。35岁的母亲刘燕带着相机、背着鼓囊囊的背包,啥也没想“咚”的一声跳了下去。把孩子抱在胸前的一瞬间,童童流着眼泪说:“妈,我以为我死了呢。”刘燕眼泪倏地流下来,“儿子,你是妈妈的全部。”
2.2003年2月,60岁的父亲胡介甫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患“尿毒症”的儿子,固执的父亲不容拒绝地告诉胡立新:“什么比你的命还重要?我宁可自己没命,也不能看着你死! 3.2004年11月,抚顺劳动公园内,陶女士一抬头,突然发现儿子的右手已在黑熊的嘴里,把孩子手拽回来已经来不及了!陶女士猛地把双手伸进了黑熊的嘴里,一只手代替儿子的小手“喂”给黑熊,另一只手护住儿子的小手,拼命地从黑熊的嘴中往外夺。
【设计意图】 触动学生的心,感染学生的心,感受父母的无私与伟大。这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第三版块:回报父母之爱
一、怎样感恩父母?请听名人故事
二十四孝之一: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人,9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
王祥,生母早丧,继母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继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二、怎样感恩?
1.小组交流
2.总结
①孝敬父母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对父母有礼貌,听从父母的教导,不当面顶撞父母,不和父母发脾气。
②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负担。
“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人更应该懂得感恩,世上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值得我们用生命去珍爱,用至诚的心去感激,用切实行动去报恩。从现在开始,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设计意图】让学生小组交流,该如何回报自己父母的环节?使学生更容易将感激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第三板块感恩老师1.导入:妈妈的爱让我们难忘,有一个人却像妈妈一样,带给我们无限的关爱,他是谁?她就是我们的老师。老师的爱像太阳一般温暖,像清泉一般甘甜。老师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
2.故事分享
有一次,杨时和游酢来拜见程颐,但是当他看见老师坐着睡着了,不忍心打扰他,就站在门外,静静地等着老师醒来。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杨时在雪中站立着,老师醒了过来,程颐说那个时候他看见了一个雪人。后来杨时也成为了天下有名的大学者,而这件事因此作为尊重老师的典范成为学界的佳话。
居里夫人作为著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她在一次会议上看见自己的小学老师,便用一束鲜花表达她的感激之情。
毛泽东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一直不忘老师之恩。他曾特意写贺信给老师徐特立祝寿,也曾邀请自己读私塾时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为老师敬酒。自古以来的伟人无不有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不一定要惊天动地,一声问候,一片祝福,就足以让对方感动。
【设计意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设计了交流伟人感恩老师的小故事,幻灯片为孩子们树立学习的榜样。
第四版块:总结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唱响爱的赞歌:与爱同行,心怀感恩,让快乐永在。
下面一起欣赏《感恩的心》
歌曲《感恩的心》手语操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主题班会中,学生们不仅仅懂得了感恩父母,更懂得了感恩老师,感恩社会。
听课老师也被现场的气氛深深地感动了。
下课了,孩子们围在王老师的身旁,久久不愿离去。
第二阶段——说课
课后,王素娈老师正在对《心怀感恩 与爱同行》这节主题班会的设计理念、设计思路、教育目标,及各环节内容安排进行详细的阐述。
第三阶段——评课
课后,工作室成员李君莉针对这节主题班会课从教学安排、教学环节、教学成效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点评。随着李老师的点评与反问,在坐的各位班主任也积极参与评课之中。教师们反思不足,交流收获,大家一起找出每个教学活动的亮点与不足之处,每位老师在谦和温馨的评课中得到了互相成长。
九牛站校区班主任代表黄俊霞、杨珂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四阶段——微讲座
评课结束后,工作室主持人还为教师们作了一场《心若向阳,春暖花开——做好规划,班主任就能快速地成长》专题讲座,她结合工作室成长的工作实际案例,与大家分享了班主任如何才能快速成长的技巧与方法,给在坐的班主任带来了一场如何做好教育的营养大餐。
心若向阳,春暖花开
——做好规划,班主任就能快速地成长
工作室主持人:侯瑞平
第一次总是最珍贵的,也是最难忘的,更是最有意义的。
第一站总是最珍贵的,也是最难忘的,更是最有意义的。
今天是自班主任工作室揭牌以来,工作室团队第一次开展下乡送教研训活动。第一站就走进八七小学九牛站校区,非常感谢八七小学总校李校长对班主任工作室工作的日常指导和八七小学九牛站校区胡校长对工作室工作的大力支持。我围绕三方面的内容来跟大家分享:
3. 工作室的“学习力”。
一、工作室的“云课堂”
工作室团队成员李君莉、王素娈、张晓莉、赵花军、冯丽君、李伟芳、岳娇等7名班主任,用心管理、耐心做事、潜心研究。尤其在今年疫情防控“停课不停学”期间,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勇于担当、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引领开展“线上德育课堂,亲子共成长”系列云课堂线上主题班会等活动,并用文字记录永恒,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财富。与此同时,在活动实践中获得自身的专业成长,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之路越来越清晰,为我市班主任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李君莉老师,作为我市的明星班主任,在疫情期间,充分利用主题班会云课堂,开展并整理出六期不同主题的线上班会。她的辛勤正是对“有一种努力叫别人看不到的付出”的有力诠释。
张晓莉老师,从工作室公众号的设立到前期的公众号上传和许昌名师网的上传,几多辛劳,几多攻关,几多磨砺,才赢来团队的几多收获,几多惊喜,几多成长。
三月学雷锋活动月、四月清明节、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等特定节日,王素娈、赵花军、冯丽君、岳娇、李伟芳等都是与时俱进,自主开展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传统文化教育,及时整理分享工作室公众号,对班主任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带动、辐射。
这点点滴滴也正是工作室团队所有成员严谨的工作作风的一个缩影。
二、工作室的“小打卡”(每日心语)
作为一名班主任,怎样让自己从烦琐的班务工作中体验幸福、不断超越呢?朱水新教授告诉我们:以真实的教育生活为素材,在教育随笔的写作中倾听自我,努力聆听心灵的回音,做自己精神上的密友,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小打卡,大舞台。
众人行,能走远。
在工作室揭牌正式启动前,我在微信小程序上建了工作室“小打卡”群——“每日心语”,就是来自这个初衷。
具体要求:一日一得,或简短凝练,或长篇大论,记我所行,记我所思,记我所悟,以学促智,以智促长,以长促专。所有成员静静倾听自己的“心语”,在随笔写作中表达“心语”。
比如:今天,我的课堂哪个环节最成功,哪个细节没有处理好?班级开展了什么活动,情况如何?处理了什么学生问题,效果怎样?我的“火眼金睛”发现了什么问题……在这一系列教育生活事件中,哪一件感触最深?内心会油然而生一种真切的情绪体验,或为自己成功的举措自豪,为师生或生生之间的美好情感感到幸福;或为自己欠妥的言行自责,为未能达到理想效果遗憾;或像我此刻样,为某一问题而困惑。但绝不能满足于此,让我们好好思索一番:这一成功事件,折射了怎样的教育思想?它给我什么启迪?从中我能积累什么经验?这一失败事件,给我什么警示?我该怎样弥补?
工作室成员李君莉、王素娈、冯丽君管理班级经验丰富,总能给大家分享小惊喜,总是那么有条不紊、慢条斯理、娓娓道来。她们管班小窍门多得数不胜数,家校沟通一气呵成、水到渠成,背后蕴藏的正是她们日积月累的育人大智慧呀!
成员张晓莉、赵花军、李伟芳、岳娇,才思敏捷,不骄不躁;善于学习,不懂就问,在分享中总能触碰心灵的火花。
经历实践——倾听心语——静心思考——反思沉淀——文字记录。渐渐地,我们便会欣喜地发现,立足自身实践,紧扣某个情或理,让自己的心泉自然流淌在真感情的抒发中表现独特个性,在真见识的议论中激荡思想脉动。我们的教育思想也会逐渐走向清澈澄明,教育行为会不断趋向科学艺术,教育效果会愈加温暖喜人,教育信念则越发坚定执著。
三、工作室的“学习力”
一个班主任引领着一个班级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我们班主任要善于学习,学习班级管理的专业知识。一个班主任的学习力,决定了个人的成长速度和高度,也决定着一个班级的成长速度和高度。同时决定着班级中每位学生的成长速度和高度。
工作室成员依托太阳花书吧作品栏目,除了参加线上专题培训等活动外,一线班主任、学生和家长也已融入其中。工作室相继还开展了成员同读一本书和自主阅读活动。阅读田冰冰的《轻轻松松当好班主任》,品味当智慧班主任的无穷魅力;阅读丁如许的《魅力班会课》,感悟字里行间班主任倾注的心血和智慧;阅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领略大家班级管理的经验真谛;阅读杨澜的《提问》,掌握有效提问,提高自我的沟通力和学习力;阅读周梵的《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感受来自内心深处的力量,让你的世界从此光彩夺目......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大家忙碌之余,见缝插针、海绵挤水,抽出时间徜徉于文字之中,遨游于纸质文本的海洋,并把所感所悟文字记录下来,及时分享公众号,成为永恒的美好记忆。不知不觉中,工作室成员的理论基础越来越丰厚,管理班级越来越得心应手,管理学生、家校沟通已越来越专业。
现在,工作室已经拥有了自主的开展主题班(队)会的模版,并应用于一线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后续,工作室将会创新工作思路,发掘更多更优的教育资源,深层次探索班主任工作的艺术。大家敬请期待吧!
自我成长任何时候开始都不会晚,你永远都可以找到前进的地方。不管你现在多大年龄,是什么身份,你都可以见证着自己成长和发展,看着自己变得更好!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生命美丽和幸福的彰显!
凝聚力是团队专业成长的核心基础!工作室这个班主任团队,正如太阳花一样——积极向上 、热情乐观、自信绽放。
是啊,心若向阳,春暖花开!
做好规划,班主任就能快速地成长!
后记:
工作室主持人侯瑞平的微讲座《心若向阳,春暖花开——做好规划,班主任就能快速地成长》,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细致指导,有利于促进班主任老师的专业化成长。
九牛站校区胡校长对本次一校两区送教活动进行了高度评价。她指出,班主任工作繁琐艰巨,可以采用一个静字就可以让班主任幸福指数提高。班主任除了利用好主题班会外,还可以运用讲小故事的形式随时吸引学生,让学生静下来,以静制动,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感悟,达到教育的目的。
工作室主持人侯瑞平对这次送教活动的成功举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希望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立足于学校和教学第一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德育示范引领作用,对九牛站校区的德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希望工作室的成员集思广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室活动,将工作室的辐射、引领、带头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德育教研工作发挥自己的一份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