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4110820011610097发起了2021-12-29
0
回复
15
浏览

话题:寒假临近,孩子们回归家庭,令家长头疼的因为孩子沉迷网络游戏而造成的亲子矛盾加剧的现状,又会重演,作为班主任,该怎样引导,健康上网,文明上网,预防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呢?

新增“网络保护”专章,明确规定政府有关部门在预防和干预沉迷网络方面的职责,以及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学校、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各方面预防沉迷网络的义务。

侯瑞平:首要的也是最容易实施的,就是我们班主任带领学生学习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一系列政策,贯彻实施是我们的责任,让其落地生根。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网络文明和防止沉迷网络的教育,预防和干预学生过度使用网络。

《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明确要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

王素娈:教育部《关于预防学生网络沉迷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信》:

家长应做到“5要”  

一要善引导,重监督。家长须强化监护职责,养良善之德,树自卫之识,戒网络之瘾,辨不良之讯。

二要重表率,立榜样。家长须重视网瘾危害,懂预防之策,远网游之害,读有益之书,表示范之率。

三要常陪伴,增亲情。家长须营造和美家庭,增亲子之情,理假日之乐,广健康之趣,育博雅之操。

四要导心理,促健康。家长须关注子女情绪,调其心理,坚其意志,勇于面对挫折,正确利用网络。

五要多配合,常沟通。家长须主动配合学校,常通报情况,多交换信息,早发现苗头,防患于未然。

李君莉、李培睿、王一杰一直认为:家校应形成合力,有时还要借助社会的力量。要理性看待青少年沉迷网络现象,不要将其标签化、污名化,它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行为和心理问题。在信息时代,接触和使用互联网是青少年的重要权利,因此不能一味禁止,要坚持特殊保护和优先保护未成年人原则,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刘栓红、黄俊霞、王杰等都认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父母的媒介素养培训,提高他们对青少年上网行为的指导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公益广告等形式广泛宣传网络沉迷的预防和防治措施,普及科学干预网络沉迷的方式,消除社会公众对网络沉迷的理解偏差。

张晓莉、古宝红、李艳辉总结: 班会上各班主任通过多媒体的形式生动形象的讲授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危害,引导学生要科学利用网络,警示沉迷网络的危害性,使学生们切实增强了自觉拒绝沉溺网络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们抵制沉迷网络的能力。

赵华军: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沉迷需要各方面尽心尽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为有效预防学生沉迷网络,营造良好家庭环境,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家庭要发挥好第一个课堂作用,父母要承担起第一任老师职责。

冯丽君、李慧娟都说:各班组织召开家长会并印发“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一封信”,引导家长积极、快速行动起来。因此,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有利于形成育人合力,增强育人实效。信的内容主要阐述家长要做到“五要”,即教育引导、以身作则、注重陪伴。疏导心理、配合学校等。该信另附“防迷网”三字文,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及时向家长推送防范知识,努力形成学校、家庭、良性互动的教育合力。

李伟芳: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责任,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提醒家长承担起对学生的监管责任,尤其是节假日及放学后的日常生活,帮助家长提高文明网络素养。

岳娇:并对每一位学生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确保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网络游戏沉迷和不当消费的行为,做好孩子的心理工作。通过家庭、学校、班级共同管理,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沉迷网络和不健康上网的危害性,认识到养成健康上网、文明上网、绿色上网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化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以行动营造“绝色上网、文明上网”环境。进行“预防沉迷网络健康上网”主题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活动中,通过“简介网络、了解利弊,剖析自我、坦露心声和展示自我、网上我能行”的途径,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健康上网,使学生知道沉迷网络的危害,认识到不良网络信息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各班围绕“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安全上网”展开讨论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学会了如何去抵制不良信息带来的危害和如复杂的网络世界保护自己的安全。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各种各样的网络问题也不断出现。

所以,我们平日要培养自己的自控力和辨别力,防止过渡依赖网络,以避免上网给我们造成身心伤害。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