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王金战老师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书后,不由发出这样的感慨:王老师简直是点石成金的神奇人物,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在他手上都会成为英才。他带的一个55人的高中班,10人进入剑桥、牛津、耶鲁等世界名校,37人考进清华北大。即便占尽天时、地利、仁和,恐怕这种教育成就也一时无人能及。王老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读过这本书,似乎从中能找寻到一些答案。
一、 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影响教学效果。
王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知教育的弊端所在,但正因为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才不能只是抱怨。我无力改变教育的形式,但我完全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营造一片创新的气候,闯出一条新路。正是这样一种理念支持着王老师进行大胆的改革和试验,才会有了12班的辉煌。这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二、 高超的谈话技巧。
王老师一直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成功与否,快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心态。”所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每个学生自信乐观、积极向上是多么的重要。
王老师非常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哪个学生有了学习上的困难或是 出现了不利于学习的苗头,只要王老师和他谈谈话就能轻而易举打消学生顾虑,变得自信、乐观、豁达。这看似很简单,只是谈谈话而已,却不是每个老师能做到的。我们也许能做到经常和学生谈话,聊天,但是能谈到点上,说到学生痛处的有几个?我们能真正的了解学生多少?王金战老师为什么能够一次看似简单用时不长的谈话就能解决问题,关键是能走到学生心灵深处,知道学生想什么,需要什么。而这一切都体现的是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师生之间的平等……王老师的付出是可想而知的。
三、令人敬佩的敬业精神
“尽管不是班主任,我还是在每一个学生的期末试卷上,写下一段评语。我给学生写的每一个评语,都要考虑这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的性格,仔细琢磨写什么样的话最容易打动他。”这是王老师说过的一段话。作为一名普通老师尚且如此,那么作为班主任恐怕做的只能比这更好。这种敬业精神令人敬佩。
四、 严谨的工作作风。
学生能考出这么好的成绩,不仅仅是老师的思想工作做得到位,学生的心态良好。更关键的是老师的教学水平。王老师从不提倡学生搞题海战术,而是凭着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总结研究高考题目,发现规律,从而有选择性、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作业。这样学生学起来是轻松的、高效的。不至于整天做大量的题目而搞得疲惫不堪。
五、 渊博的知识
王老师虽然是教数学的,但是他博览群书,爱作诗,能与学生对诗。很容易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这样的老师学生怎能不喜欢?亲其师,信其道。老师的示范作用显而易见。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向王金战老师学习的地方还很多,也希望我们的身边多一些像他这样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