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参观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4110820011630071发起了2020-10-04
1
回复
41
浏览

       7月28日,在一小党总支张军伟校长和刘卫红书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四十二人来到了河南林州市参加党性教育研学活动。在两天的学习活动中,我们聆听了专家的报告,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重温了那段震撼人心的历史,每个党员都被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

       林县的史册中记录着漫长的岁月因干旱缺水而留给人们的灾难与贫穷。水是生命之源,而林州境内山多水少,居民苦极,土薄石厚,凿井无泉。每逢干旱,居民悬釜待水,有取水十余里外者。老弱妇幼抱瓮提罐,远道取水,人畜疲极。“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是当时林州困难时期的真实写照。旧中国的林县人民面对干旱缺水的生存压力是何等之大。

       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60年2月,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历时数年,在太行山中用鲜血、汗水和生命修建了号称中国水长城的水利工程——红旗渠!壮志撼山岳,胆略泣鬼神!天造山,人造渠,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就像一条巨龙,蜿蜒曲折,流淌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之中。 林县人民在艰苦的岁月里为了求生存引漳入林,跨越两省的崇山峻岭,利用有限的生产力改造大自然,重塑山河,这一伟大壮举,需要何等的勇气和胆识,真正体现了共产党心系百姓,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福利。带领林县人民战天斗地,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一群最朴实的人,用最简单的工具创造出了世界奇迹。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深深震撼了我,在场的每个人心灵倍受触动、情操倍受陶冶、斗志倍受鼓舞、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红旗渠纪念馆“发扬自力更生、创新求实精神,用知识和智慧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的碑文,是林州人民“敢教天地换新颜”的豪迈心声,也应当是我们用昂扬的斗志、奋进的态度去开拓创新、求实求效、构建未来美好篇章的坚定信念。

       在参观石板岩镇扁担精神纪念馆时,一个故事感动了我。1969年秋耕时节,高家台分销店营业员郭金富在送货路上发现一位正在犁地的农民为步犁上坏了一颗螺丝钉而犯愁,于是他急忙翻山越岭,往返三十多里山路,到山前买回一颗价值6分钱的螺丝钉,并亲手帮助农民安在了步犁上。他的事迹被林县豫剧团写成歌、编成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想想老一辈人物资缺乏,交通不便,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限制,得到一个螺丝钉都是异常艰难!我们现在虽然生活吃穿用不愁,但是也不能铺张浪费,更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实施牢记扁担精神。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将发扬红旗渠精神,踏实工作,用信念和实干精神投入到争先创优活动中,为教育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