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我愿意把自己的热情和爱化作一缕阳光,不断提高自己人格的魅力,丰盈自己生命的底色,为学生们成长提供甘甜的雨露和肥沃的土壤,使每一粒种子都能充满勃勃的生机。
一、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爱是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爱是温暖集体的催化剂。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我时时处处告诫自己要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学生,把爱的阳光洒满教室的每个角落。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我曾教过一个叫李媛的小女孩,父母离异,孩子跟着奶奶生活,本来就很内向的她显得更加沉默了,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她在学生面前更加自卑了。做为一个老师,做为一个妈妈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对这个孩子更加关爱了。我寻找各种机会去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我和班上的几个女孩商量,让她们和李媛做朋友,主动找她聊天,和她一起玩耍,让她愉快地融入到集体中,得知李媛生活上有困难,我主动帮助她解决学习生活的困难,买来了文具送给她,甚至还把自己家孩子的衣服拿来给她穿。为了让她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我时常在她的小本本上写关心和鼓励的话语……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关爱,让孩子慢慢忘记了自己的痛苦,在班级中逐渐开朗起来。雨果说过,“爱是情感的升华,它像阳光一样照耀大地,赋予万物生长的力量,并且使之欣欣向荣。”孩子快乐了,作为班主任的我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也许这就是爱的神奇魅力,爱的情感犹如涓涓细流,流入学生的心田。
二、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宽容的心态应对学生。
欣赏是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宽容是胸襟博大者为人处世的一种人生态度。作为教师的我们好好地把握好“欣赏”“宽容’的度,在教学中会事半功倍。对于班主任来说最头痛的就是班上的后进生,对待这种学生时,就需要我们教师有一颗宽容的心。教师的宽容心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宽容学生的不足,古语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大人也会犯错误,更何况是学生,我们班学生蒋晓龙,十分任性,好打架,不爱学习,甚至有厌学情绪。但是蒋晓龙十分聪明,思维灵活,表达能力强.我不忍心看到他如此下去,便经常与他谈心,刚开始蒋晓龙还存在抵触情绪,每当老师和他说话的时候,他都装做没听见,我不但没放弃还利用他乐于助人、讲义气等闪光点,帮他恢复了自信,蒋晓龙也表示彻底改错,努力赶上。为了让这个孩子真正地改变,我还经常给他家长打电话,与他的父母谈孩子的教育方式,使他的父母不再打骂孩子。在这种严父慈母般人格力量感化下,蒋晓龙渐渐变了,变得和从前判若两人。有位诗人说过:“天空之所以如此广阔,在于它包容所有云朵,不论其大小;高山之所以如此雄伟,在于它包容所有的山石,不论其大小;大海之所以广阔,在于它包容所有浪花,不论其清浊。”学生的个性差异很大,教师应理解、接受、尊重、欣赏这些差异。特别是对那些“差生”更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且视同至宝精心呵护与引导,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特长的舞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成功中获得自信。
三、用规范的言行,潜移默化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常言说得好:“身教重于言教”。 “润物细无声”是最好的教育,也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教育。以前我进教室看到教室里垃圾一地,桌子也是歪歪扭扭的,讲台上粉笔沫乱飞,都会告诉学生们以后该怎么做,可是同学们无动于衷,好像这些事与他们无关,教室里依旧是老样子。后来我每次踏进教室的门就环顾四周,发现地上有纸屑弯腰捡一下;课桌歪了,动手移一下;讲台脏了,用布抹一下;本子乱了,着手整理一下……刚开始学生有些莫名其妙地看着我,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一脸的疑惑和不安。可看我满脸微笑神色自若的上课,他们也就放下了悬着的心,以后我每次进教室都先走一圈,发现垃圾就不动声色地捡起来。慢慢地我发现我进教室后再也找不到垃圾了,课桌也笔直整齐了,讲台也干净明亮了,本子也叠放整齐了……
老师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去做人和学习,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让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每一个学生,感染每一个学生。
四.用广博的知识,启迪学生智慧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们不学无术,如果教师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教师渊博的知识如源头活水,总能给学生以滋养。一个具有渊博知识的教师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伟大,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今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各种新知识、新理论层出不穷,如果不学习,必将落后于潮流。如果教师仅依靠自己在学生时代掌握的知识来应付教学,就很有可能在细节方面传错道、授错业。现代学生们的知识面广,如果他发现教师的知识面都不如他,会引起学生的轻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与才,无德无才的教师是绝对不可能受到学生的爱戴与尊敬的”。可见教师的才能对学生的吸引力是不可估量的,教师出众的才华,会使学生对其产生一种羡慕感和敬佩感,教师的才华有一种无形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使学生自觉地模仿教师,向教师看齐,从而加倍努力学习,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改变人生空虚和知识贫乏。读书,能增长职业的智慧,能使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茫和创造的快乐。与中外名家如苏霍姆林斯基、孔子、陶行知、魏书生、李镇西、朱永新等等古圣今贤进行“交流”,从他们的字里行间收获灵感,找到方向,渐渐地我发现我的教学语言更加丰富,我的教学灵感也逐渐增多,学生听我讲话时流露出来的羡慕、崇拜的眼神,这不禁让我很受鼓舞,也很自豪。
成为学生心目中好老师,是我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会始终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滋养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