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周慧娟发起了2020-12-01
0
回复
21
浏览

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杭州千课万人班主任工作品鉴有感

                                  周晓娟

春色渐浓,柔风送暖,最是一年春好时。迎着春日,伴着春风,在这烟花三月里,我与学校几位班主任老师一道有幸参加了在杭州举行的千课万人班主任工作品鉴活动。这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学校领导安排像我这样的年轻班主任参加,更是对我的信任与鼓励,希望能在这条漫漫长路上,少走弯路,学会用巧法做巧事,学会以文化育人。

此次学习活动,会方精心安排了十多位有着丰富班主任经验与阅历的专家学者,为我们进行指导。桂贤娣老师的亲切交流,做真教育;王文英老师的“老师也可以这样活”,俞玉萍老师的正面教育的力量;赵凯教授的核心素养落实在班主任,薛瑞萍老师的阅读吟诵带给学生美的享受等等,都深入人心。

虽然只有短短三天的课程,但带给我冲击也是巨大的。对于初初踏入班主任一行的我来说,可谓是以解燃眉之急。就在出发学习的前一天,我所在的班级,正在经历着多重的挑战,孩子在校安全的隐患,班级秩序的维持,学生交往的困惑,以及班主任与所教科目之间的平衡,这些问题都需要我选择恰当的方式去处理解决,或许没有这次学习,我也能够在众多前辈的指点下、独自摸索中寻求答案,但很有可能并不完美。而在学习了众多老师的理念后,深深印入脑海当属郑丹娜老师所讲述的全接纳慢引导,让生命阳光般灿烂。

郑老师从一个工作思想、两个工作原则和两个工作方法入手,告诉我们学生的成长是有规律的,但个体之间又是存在差异的,当形成师生和谐、生生共进、家校共育的生命成长时共同体,此刻给予孩子的教育才是全接纳的,再在此基础上慢引导,才会让每个孩子的生命都如阳光般灿烂。

刚参加工作时的郑老师,把教育看得比较简单,以为只要肯下功夫,把学生“盯紧了、看住了”,不愁班级学生成绩和常规考核上不去。为了树立威信,她故意装出严肃的样子,对学生们非常严厉。一段时间下来,她带的班级无论是学习还是纪律,都在学校名列前茅。但久而久之,她发现,要想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过一番思索,她决定改变自己的教学和管理方法,用爱打动学生,做他们的朋友。正是在这样的想法下,郑丹娜开创了自己独特的沟通体系。 因此这一个工作思想便由此产生,即:让孩子爱我,而不是怕我。反观眼下的我,正是处在为了管理班级而全副武装的面对一个个活泼爱动的孩子们,见到她们,并不是露出甜甜的微笑,而是故作严肃,遇到问题批评指责,想要用权威去压制孩子们的天性,甚至是请家长、幻想着与家长沟通后,孩子会很大的改变,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并不能将目前所表现的问题妥善解决。郑老师说所有的成长都是在试错中开始的,当面对一个个挑战,只有以平常心对待,尝试着理解孩子,宽容孩子,把错误当作学习与成长的机会,不指责,不侮辱,他们就会积极尝试,并积极承担责任。在这一次次试错中,不仅锻炼了孩子们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老师也在不断的用自身来引领孩子们,亲其师则信其道而乐其学,当孩子们喜欢上我,愿意与我交朋友时,我所有的举动都会对其产生正面影响,从而事半功倍。

当树立这样的工作思想时,在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我们还要注意两项工作原则:一微笑从教,早上我微笑真诚的问候,于是孩子们还给我的也是甜甜的微笑;讲起课来,我笑容可掬,于是孩子们也忘我的进入各种情景;学生们有了困难,我用微笑慰藉,于是,孩子们便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孩子们犯了错误,我不忘严厉批评之后,还是和蔼可亲的本来面目,微笑着说上一句“老师知道,犯错误是孩子的天性,我相信你能改正”,于是孩子们多了一份改正错误的决心和动力。孩子们最渴望的便是老师的尊重,当你能够心平气和的面对每一个孩子,时刻关注,心中装着他们时,注重自己的工作态度时,对待孩子是亲切的、主动的、耐心的、周到的、信任的,孩子便会因你的激励而改过,而不会因责骂而改过。

与孩子们在一起,虽然是忙碌又紧张的,但同这一颗颗纯洁的心灵朝夕相处,郑老师提出了不忘童年这第二条工作原则。老师的基本职责是传授知识,帮助学生发展智力,但常常会出现“为什么你不懂我的心”这种情况,为了能更加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郑老师和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让学生认识到,老师的童年和他们是一样的,每个人的内心需要和行动是相对照的,而你所显露在外的只是其冰山一角,其中的真正需求,需要去探索,因此不忘童年,实际上还是要和孩子们处好关系,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方法,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的内心,也时刻提醒自己,你小时候不喜欢的同样也是孩子们讨厌的,我们坚决不做。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童心,是师爱之源,唯有爱心,才能细腻地感受童心,理解童心”,为了理解童心,郑老师设计出了独特的两个工作小方法,一是在教室的墙壁上挂了一张“心情晴雨表”,让孩子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从中倾听他们的心声,二是准备悄悄话本子,让孩子们把心里的悄悄话写在本子上,然后她再一一回复。这里,她告诉我们倾听的一些小技巧:一是全神贯注的听,代替心不在焉的听;二是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孩子的感受,代替提问和建议;三是说出他们的感受,代替否定感受,让他们有想说的欲望;四是用幻想的方式实现孩子的愿望,代替我们的指导,从而接纳孩子感受,让孩子学会自我教育。倾听心灵的声音要注视的“听”要倾心的“听”要冷静的“听”,从而慢慢的渗透做人的教育,悄悄的解除孩子的烦恼。

郑丹娜付出着、成长着、收获着。她的教育理念“全接纳 慢引导”逐渐形成。“全接纳”,是接纳全部的孩子和接纳孩子全部的感受;“慢引导”,是把教育还原成一个成长的过程,慢慢适应学生的身心变化。她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独特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把爱放在首位,提高核心素养,理解教育的本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原则,有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时时处处用自己的倾听去了解学生的想法,用阳光心态去静待每一朵小花的绽放。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