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记不起最初读陈宇老师的文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了,只记得很早以前是从他的网易博客开始的,以后,便经常性的浏览,每一次几乎都有所受益,给我的班级管理。工作总是带来新的启示。感觉这是一个另类的班主任,没有什么“高瞻远瞩”的理论和“鸿篇巨制的演说,总是感觉他的很多做法,不同寻常,甚至是另类,但对于我们很多的一线班主任来说,又很实用,甚至是直接就可以拿来就用。
这次读到的是陈宇老师的最新作品《班主任工作十讲》,一拿到书,便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拜读起来,当读完的时候,最大的感触就是班主任应该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他是需要发展的,是要有所规划的,不要盲目地去为了管理而管理,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我们的管理更加的科学。
这本书是断断续续地读完的,印象最深的是第三讲把学生培养成岗位能手。
1、培养学生的基本方法。教育指导,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要让学生养成依赖的习惯,有时班主任需要放手,但更需要及时的指导,让学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特别是班干部,通过具体的事件教给他方法更重要。班级出现问题的时候,恰恰是我们做好管理工作的最好时机,所以面对问题应该多去想办法,如何去解决。对于一些常规性的工作,可以编制《班级工作手册》,学生所负责的任务是什么?具体又如何执行,可以有头像,有豪言壮语,并且最好找一个后补人员。)
2、明确岗位职责。(所谓的岗位管理,不仅仅是贴在墙上的规章制度或是分工,作为班主任,特别是起始年级,一定要通过亲身示范,或是召开各类培训会,让学生明确哪些事情应该如何去做?让学生形成习惯后,再去放手给学生,而这个时候,并不意味着,班主任大撒把,而是应该培训检查考核制度,如何去督促落实,这一点很重要。将班级工作精细化,这样更具操作性。如,值日班长一日工作流程等)
3、班干部的选择和培养。(这个过程倡导民主化的方式,但在初始阶段,也就是观察期,最好有班主任指定,并对部分班委进行指导,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并考核,需要班主任及时跟靠尽量达到一个标准,就是不要人才在班内闲置。同时,班主任的理念,一方面是不仅要用人,而更重要的是要有培养人的思想,尽量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可以采用任务单的方式培养班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同样要想让班干部更有发展,必须要及时培养他们的总结反思精神。例如擦黑板事件,为班长安排,便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班干部的培养,会让我们从事无巨细的杂务中解脱出来,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和学生有更多沟通交流的时间,而且还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适度加入竞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