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组长、学习委员,这些都是小学班级里的“干部”,他们在老师的帮扶引领下,负责协助老师参与班级的管理,老师不在的时候负责管理和监督一般学生学习秩序,向老师反应学生课堂、课间的简单情况,成为老师的助手,成为班级――这个学校“基层组织”学习、遵纪的带头人。可是如何高效的培养出来优秀的班干部呢?
培养班干部的四意识
1平等意识
既要让班干部摆正自己和同学的关系,使他们意识到不管是自己还是其他同学,都是一个班级同学,都是一同求学的小朋友,不应随时打闹,或是在楼道间追赶。若一时:忘记就看一下教学楼上贴的《小学生十不准》,有时因小学生年龄差异,难免自我中心强,但是干部不得呈强示威,应该记住,平等相处是我们每个小朋友向往的,不能以“小干部,,居上,要让他们懂得,想做好班级工作,不能只靠几个小干部,还要靠大家,做到从同学中来,深入到同学中去,团结同学,广泛征求同学的意见,采纳同学们的合理建议,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大家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做好班级工作。
2自律意识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班干部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处处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因为,班干部不仅是指令的发布者,更是行动的带头者,应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取得全班同学的信任。班主任要和班干部讲清道理,培养其自律意识。但是,班干部也是普通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中都可能犯错误.此时,他们的自律意识就被动摇了,班主任应及时对班干部加强教育,让他们能正确认识错误,不逃避现实,要象要求其他同学那样来要求自己,要求以诚恳的态度,向老师及同学们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只有这样,才能给其他同学做出表率,真正做到以身作则。
3职责意识
让班干部明确自己的职责。身为班干部,对班里各项工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班主任对干部要做到明确责任分工,让他们各负其责,做到经常交流,大家一起分析班级情况,指导他们制定班级计划,选择工作方法。同时,班干部工作的着眼点,是整个班集体,要教育班干部无论是老师交给的任务,还是班里的日常事务以及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班干部都应该把它当作自己的事情做好并向班主任汇报,力争做到全心全意,尽职尽责,绝不能做“甩手干部”。另外,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是班干部的共同职责,班干部必须团结共事,共同谋划。所以,所用班干部都要讲团结,同心协力,互帮互助,为共同搞好整个班集体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