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 教学设计
王元甜发起了2021-05-22
0
回复
89
浏览

《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许昌市健康路小学 王元甜

教学目标:

  1. 会认“猴、结、掰、扛”等12个生字,会写“非、”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感受动词使用的准确性;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

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圈圈画画,感受文章构段形式。

4.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学情分析:

    本课图文并茂,前四自然段语言形式一致,易读、好懂,孩子们非常喜欢。帮助学生体会动词的细微差别,丰富动词积累;在充分朗读、入境体验中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应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另外,学生形象表达有一定能力,但对于相对抽象的道理的总结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帮助引导。

教学重点:

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教学难点:

明白做事要有明确目标,始终如一的道理。

教学过程:

  • 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他是小猴子,他带领我们一起下山

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小猴子说,只有我们闯关成功,才带我们继续下山。

1.第一关,请你根据图片提示说一说小猴子都到过哪里?

根据学生的回答,贴上板贴。

2.第二关开火车,读词语

闯关成功!接下来我们跟着小猴子继续下山吧!

二、所见所做

  1. 第一段小猴子看了什么,做了什么?

齐读第一段,学生回答

波浪线画看到的,圆圈圈出小猴子的动作。(贴板贴)

观察动词,你有什么发现?观察,猜猜它的意思

跟着老师做动作读词语

还可以掰什么,还可以扛什么?

点读 师范读

带着动作读一读 点读

  1. 第二段:扛着玉米的小猴子又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学生回答 (贴板贴)圈画出来

小猴子为什么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更喜欢桃子,又大又红,还有什么是又大又红的?

你能用又……又……形式的词语形容其他事物吗?

真是会观察会表达的孩子

小猴子不喜欢玉米了,扔了,你扔过什么?

从树上摘桃子,还可以从树上摘什么?

谁愿意带着动作来读一读这一段?

点读,愿意读一起读。

  1. 前四段的写法都是一样的,先写去了哪里,再写看到了什么,最后再写做了什么。

请你自由朗读第3、4段,圈画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找同学说一说,第三段波浪线画了什么,圆圈圈了什么?(贴板贴)

同桌两个互相做动作读一读。

你更喜欢谁的读法?

有动作,你带着动作来读一读?

捧很珍贵的样子,看来小猴子真的很喜欢桃子,我们也学着它的样子读一读第一句话。

可是小猴子还是把桃子扔了,摘了西瓜,怎么摘的?

从地上摘的,刚才从树上摘了桃子,现在从地上摘了西瓜,还可以在地上摘到什么?

原来摘不仅可以从上面摘,也可以从下面摘。谁愿意再来模仿小猴子读一读这一段?

男生做动作,女生来读

4.第四段圈画了什么?

刚才女生读了,这次男生来读第4段,女生来做动作。

男生读的很生动,女生动作很准确,

抱的动作做的真标准,抱,两个手环在一起就是抱。

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会用到抱?真是会观察的孩子

谁来抱着大西瓜再来读一读这一段 点读

愿意读的一起读。

5.跟着小猴子我们积累了很多的动词,它们都与手有关,但意思又有所不同,让我们再做着动作读读它们吧!

会读会认还要会用,请你选择正确的动词把句子补充完整,你们的动作和读音都很标准。

三、感悟道理

1.随着时间的流逝,小猴子要回家了,观察黑板和图片,我们来看看它带了什么回家?

    什么都没带

你从哪儿发现的?

两手什么都没有拿

看看小猴字的动作,猜猜小猴子是什么心情?

后悔,不开心

谁来读一读?

2.为什么小猴子空着手回家了?

东西都扔了,见一个拿一个,三心二意的

如果你是小猴子,你会怎么做?

你是个目标坚定的孩子 ,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3.小猴子没有目标,三心二意,最终空手而归,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明确目标,始终如一。

老师找了一首音乐,让我们跟着音乐再来读一读《小猴子下山》的故事吧!

老师来读题目,第一二三四队读一二三四段,最后一段大家一起读,记得带上动作。

  • 学习生字

孩子们,带上动作后你们把这个故事读得真生动!

我们可不能像这只小猴子一样空手而归,我们要带两个生字宝宝回家,他们叫做非、瓜

  1. 要想把他们带回家,首先要观察它们,把它们正确的写在田字格里,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2. 写“非”时注意非的两竖向,两根旗杆横着的六横巷,六面飞扬的旗帜,要想写好非字,可以记住这样的口诀,两根旗杆六面旗,中间拉开小距离。
  3. 瓜的第一笔和第二笔都是撇,但又有所不同,一撇平二撇竖竖提,肩上加个点撇,捺舒展向两边。

现在请同学们伸出小手指,和老师一起来写一写这两个字。

  • 拓展思维

虽然小猴子这次下山没有收获,但是他决定明天再一次下山,这一次的故事会如何发展呢?同学们可以发挥想象,编一编《小猴子第二次下山》把你的故事讲给家长和同学们听吧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