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文体特点  落实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蔡秀军发起了2019-12-28
1
回复
10
浏览

把握文体特点  落实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许昌市健康路小学  蔡秀军

为提高工作室成员的理论素养和课堂教学水平,本学期开学初,在主持人李玉亭的带领下,工作室确立了《以文体为切入点,落实阅读教学有效性》专题研究。为了让工作室成员明确研究方向,深入开展研究,工作室专门订购了专业书籍《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发放给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进行阅读。拿到书后,我利用业余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拜读。

周一主编的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分“理性探索”“课品谱系”上下两篇分别从理论研究、课例实践两方面对不同的文体教学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阐述。在不断的阅读中,我弄明白了文体的类别、文体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同的文体应该怎样去教学,让我从中受益匪浅。

一、了解文体类别  树立文体意识  

什么是“文体”?在阅读中,我明白了:文体就是“文章的体裁。”具体地说,文体就是对文章和文学作品样式的总称。文章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文学体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2011版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提出:”第一学段要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第二学段阅读叙事性作品”,“复述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在习作方面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第三学段要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等等。在实施建议还对教材编写提出了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的具体要求,所有这些都说明了语文教学与文体密切相关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课程,在带领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当中,作为教师,必须要树立文体意识,处理好听说读写与文体认知的潜在关系,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文体感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解读文本、习作成文的能力。

二、强化文体意识  提高教学效能

文体有别,教法各异。阅读离开了文体必定是不得要领的。不同文体的文章必须采用不同的法和读法。文体意识强,语文味就浓厚,就更能凸显语文的课程价值。从教师的层面来说,教师有没有文体意识决定了阅读教学能否走向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正确道路。因此,要提升阅读教学的品质,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文体意识,必须了解不同文体的一般特征,根据具体的文体定位教学目标确定教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切入语用训练,实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独特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能从学生的层面来说,不同文体的文章包含着不一样的阅读理解方法,蕴含着不同的思维训练价值。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文体进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深度学习阅读理解不同文体作品的方法,促使学生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思维能力,使其思维的逻辑性、准确性、广阔性等品质得到充足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根据不同文体  采用合理教学策略

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表达特点。抓住不同文体的表达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这既顺应了文本本身的特点,又符合学生学习能力与思维发展的程度。教学童话,我们就要多关注童话故事的梗概,描述印象深刻的场景、人物、细节;阅读诗歌,我们就要关注诗意、诗境、诗情;阅读说明性文章,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关注说明的要点和说明的方法;教学小说,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关注情节和人物形象,指导分析人物形象描写,掌握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点......只有正确把握了不同文体的表达特点,针对不同文体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我们的阅读教学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会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自觉地树立文体意识清晰的文体认知,准确地教学定位有效的教学措施是语文教师必备的语文素养。让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准确把握文体特点,切实落实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