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文体特点 闪动教学智慧
王凯利发起了2019-12-29
0
回复
14
浏览

《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这本书是我们李玉亭名师工作室本学期共读的一本书,全书分为上篇和下篇,内容划分详细,几乎涉及语文学科各项基础性问题。通读全书,我才深知“依据文本体式来解读课文,把握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则”,也明白了“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各种文体的特点,学生就比较容易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作者的思路,乃至谋篇布局、用词造句的特点。文体不同,教学方法也应该不同”。在本学期的校级公开课中,我也大胆选择了特殊文体——文言文来进行教学,希望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能够准确把握文体,落实在书中所习得的理论知识。今天就结合文言文教学,简要谈谈如何把握文体特点,提高教学效率。

文言文记载和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学习文言文不但有助于学生对汉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而且在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丰厚文化底蕴,提升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在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时,就必须规范文言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果,为今后更好地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1.创设情境,还原语境,激发学生兴趣,降低学生的陌生感。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时,兴致非常高,可能是因为对文言文感到新鲜、好奇,也可能是因为文言文简洁、典雅。但由于小学生以学习现代语言为主,文言文对于他们而言非常陌生,语境是不鲜活的,因此学起来困难重重。再加上有时教法不当,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会丧失殆尽,以至于把厌烦的情绪带到中学甚至终身。所以,我们在学生初学文言文时,就要给他们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增强他们学好文言文的信心。

(1)适当讲一些与文言文有关的寓言、典故、轶闻趣事、背景资料、文言名句以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联系现代文的相关内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降低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感。

充分利用学生的感性经历和原先具备的知识基础来引导他们进入文言文这一新的学习天地,给予他们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以降低学生的陌生感,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树立他们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2.以读促思,培养语感,感受古汉语的丰富内涵和无限神韵。语文教学重在诵读,文言文教学更是如此,不读就显示不出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就体会不到古文的韵味,更难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1)读通课文,初知大意。

这一过程可分四步走:先由教师有声有色、抑扬顿挫地范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接着让学生小声跟着教师读,边读边标注停顿、重音和语调;再让学生自由练读,读通为止;最后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进而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就有充分的时间读通、读顺、读懂文言文,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读出韵味,读出文言文的韵律美。值得一提的是,教学文言文,教师的范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较好地把握文言文的音韵、节奏、语气、停顿,诱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1. 熟读成诵,理解重点。

在学生初读课文、理解大意的基础之上,教师要注意指导重点语句的理解和感悟,让学生进一步准确把握课文内容。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句子意思说清楚,说具体。要注意灵活多变,切不可拘泥于以词解词、逐字串讲。有时,为了把意思表达得更加连贯、明白、准确,还可以鼓励学生联系上下文添加一些词句。而且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应当由学生对照注释独立进行,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遇有困难时教师再予以帮助。

诵读是和情感体验、语言积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反复地读,熟练了就能脱口而出,自然成诵。这个环节,看似平淡,却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紧紧抓住文本语言,以读为本,使学生从“学字解词”到“联句成段”,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学习方法,感受了文言文的音律美、形象美、意境美,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  

(3)深读精思,感悟道理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既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更说明了古人读书追求的另一种更高境界——读书志在明理。

一篇优秀的文言文,往往蕴涵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小学阶段的文言小故事浅显易懂,含义深刻。学生在读熟课文、读懂故事内容之后,要鼓励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学习实际,谈一谈故事中告诉人们的道理,并与同学进行交流,求同存异,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要把读书与学生个人的成长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升文言文教学的内涵。

3.由点到面,适度拓展,培养自主自觉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小学文言文教学,要重视拓展性的训练。教师要鼓励学生课外多阅读一些文言故事、文言名句等,以拓宽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让他们运用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读懂更多的文言文。

(1)在学完教材中的内容后,结合课文,推荐学生阅读更多的文言文。通过拓展阅读,扩大学生文言文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熟练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鼓励学生改编课本剧或者讲故事,创设文言文综合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巩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文言文知识的能力。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一些短小精悍的文言文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神话传说、散文小说等,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想象,把它们改编成生动有趣的剧本,演一演,评一评,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感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言文的精妙之处,自觉养成学习文言文的习惯。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特殊内容,有自身独具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选取精当的教学策略,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其能学、善学、乐学。

于永正老师说“语文姓语”,语文课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文老师要做的事。不管什么样的文体,阅读教学中都应该彰显其语文的特性。只要老师把握文体特点,愿意付出智慧,愿意深究细推,把关注的视角从内容转向方法,课堂教学就能呈现出活力,散发出魅力,闪动着智慧,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