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观课有感
杨变红发起了2020-11-21
0
回复
7
浏览

    2019年11月3日,教育名家吴正宪工作室第六次专题研修活动在我校礼堂召开,本次研修的主题是“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不论是吴老师《周长与面积》这节课的专家引领,还是张娟老师《线的认识》的教学尝试,我们都从不同的侧面读出了深度学习视域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下面结合张娟老师的课,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思考。

  1. 读懂学生的认知起点。
        教育家杜威说过,好的教学必须能唤醒儿童的思维。学生走进课堂,并非一张白纸,而是带着日常经验和其他先前知识走进教室。教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过线段,会画规定长度的线段,知道线段有两个端点。而且生活中也见过一些线,直的、弯的;见过手电筒、汽车灯发出的光。所以课一开始,张老师就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通过一连串问题的引领,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感悟总结出线段的特点--两个端点,有限长。
    问题:(1)你都听说过哪些线?
         (2)能说一说线段在你的脑海中是什么样的吗?
         (3)线段的特点是什么?
         (4)你能在纸上画出一条线段吗?
         (5)大家都画了一条线段,为什么有的长、有的短呢?
  2. 借助生活中的例子,感知射线和直线的特点。
        我们说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节课里的“射线”和“直线”都是很抽象的几何图形,学生感受起来比较困难。感受射线时,张老师借助生活中常见的手电筒里射出来的光束、汽车灯打出来的光束、太阳的光芒,引导学生感受射线的特点,延长再延长,永远也看不到另一头, 并及时用学生的语言“有头无尾”总结表达,也就是射线有端点的一端不能延伸,无端点的一端可以无限延伸。孩子们在回忆、交流、碰撞的过程中抽象出射线的特点。
  3. 深度学习倡导单元学习,要求教师建立好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结构化、情境化、凸显学科大概念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本节课张老师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及时把新知识纳入知识体系当中去。
    线段、射线、直线,看似相对独立,却又彼此关联。一条直线上任意选一个点,就会产生两条射线;一条直线上任意选两个点,就会产生一条线段。从而感受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课的最后,张老师再次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今天认识的线段、射线、直线,它们和之前学习的知识有什么联系呢?学生的思维立刻被打开,想到之前学习的角,它的两条边是两条射线;想到长方形、正方形,它们的四条边是四条线段。张老师又不失时机追问,这些线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又会有什么帮助呢?期待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去感悟、去发现。
    此次研修活动虽然结束,但我们的学习一直在路上。这一路我们结伴同行,一路欢歌,向着我们共同的目标大步向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