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加减乘除的算理算法-----学习体会
4110020010010054发起了2020-11-21
0
回复
17
浏览

 

  学习: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加减乘除的算理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行动研究”主题研究活动。

   结合贾福录老师的专题讲座,几位老师针对性的单元说课,以及朱老师、贾老师、吴老师的点评,又使我加深了对“承重墙”隔断墙的理解。上一节课,就要在一种研究的状态下,进行深度学习,再思考。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深度学习的理解,深度学习是一个全面育人的过程,不仅仅让孩子们获得知识,能力,还有各种学科的素养,也包括这个整个的公共素养,它是一个全方位的育人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在老师们的说课环节,“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单元说课使我感受颇深。北京的老师,郑州的老师及宁夏的老师从单元说课的角度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思考。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宁夏的老师的分享。老师在教学十几减9这节课中安排了三个活动。活动一,借助竖线模型探究平十法。这一环节,组织学生在数线上自主探索计算15减9的方法,使学生体会,虽然跳的方式与减的过程不同,但运算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计数单位的减少。在竖线上方出现整捆的小棒图,引导学生勾起对十这个数的特殊性的已有认知,放手让学生借助小棒来摆一摆,感受平十法。数线模型的使用使减的过程显性化。活动二,借助小棒探究破十法。然后回归数线模型,感受破十法。活动三,对比体会两种方法间的联系与区别。另外学生通过格子数量的互补关系,感受想加算减中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方法间的对比,感受思路上的不同,体会本质上的相同。整个过程采用数学模型,让学生的思考有了落脚点。

教而不研则止,研而不教则虚。教学的路上有名师,有同伴的指点和帮扶,相信一定能真正达到“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目的。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