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勇担挑战性任务中成长
4110020010010095发起了2019-07-27
0
回复
10
浏览

       借助学校搭建的平台,我有幸加入了“教育名家吴正宪名师工作室”。在加入工作室之后,了解到工作室的工作宗旨是“在承担挑战性任务中成长”,心中即高兴又有压力,高兴的是自己有机会得到成长,对于我这个教学经验尚不丰富的教师来说,压力自不必说。没想到,“挑战性任务”来的这么快,在由张红娜老师组织的工作室第二次自主研修活动中,我就领到了任务。

       本次研修的主题是“综合与实践”,说实话,去往北京研修的路上,听见张老师和查校长讨论第二次研修的内容,我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因为本次研修主题是综合与实践,而我恰好是我校综合与实践项目组的,在学校里也是刚刚完成了考核。所以,当查校长喊我的时候,我已经做好了承担任务的准备,正如我的预料,张老师和查校长把讲课的任务分给了我。当时我们还在北京学习,回到学校就要放端午节假,再开学只有周二一天的试讲时间,虽然我磨过这节课,但那是开学第十周的时候,这么长时间不讲有些教学环节我都不记得了,所以接到这个任务我的压力很大。回来之后,我给组长樊老师说了这件事情,樊老师就和我一起回忆当时上课的情景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又给我说了几处细节。端午节过后周二我试讲了一次,周三活动时我就和三(3)班的学生一起给大家展示了这节课。回忆我整个磨课和讲课的过程,这节课共在四处进行了改动,每一处的改动都带给我很大的启发。

一、改信息呈现为问题的提出

       综合与实践课程强调实践,是指在活动中,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

       在第一次试讲时我是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来呈现,情景导入之后出示了课本上信息和问题,然后让学生去解决问题。课堂上学生也呈现了不同的铺草皮方法,但整节课下来气氛很沉闷,学生就像是上了一节解决问题课。我自己也觉得这不像是综合与实践课程。在樊老师的指导下,我把信息的呈现改成了问题的提出,把铺草皮这个事从一开始就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需要做哪些工作,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参与到”铺草皮“这件事中来。学生很自然地想到需要知道面积和草皮单价,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学生想不到预算,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告知。接下来的试讲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积极地动脑、动手选择铺草皮的方法。课后,我又给学生布置了动手操作的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测量、去实践。目的是尽可能使学生全过程参与到铺草皮这件事情里来。

二、两次更改数据

      教材上草坪的长是28米,宽16米,给了三种草皮:白三叶2元/㎡,高羊茅3元/㎡,天堂草4元/平方米。课堂上,学生计算花费了很长时间,导致后面的讨论不深入就匆匆下课了。所以,我们有了第一次数据的改动,先是把草坪的长改为30米,宽改为15米,降低学生的计算难度。我又上网调查市场上草皮的价格,淘宝网上卖草种的比较多,按照草种的单价,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计算基础,我把草皮的价格确定为白三叶4元/㎡,高羊茅5元/㎡,天堂草6元/平方米,增加了一个品种果岭草,单价是10元/㎡。这样的改动能达到我的教学目的了,学生节省出来了时间进行充分展示、讨论、对比。可是当我磨完课的时候,查校长问我有没有调查我们学校更换的草皮单价是多少?这个问题让我脸红,我讲这节课想过去调查一下,但是因为懒惰和不重视,只是采取了上网调查的形式。查校长告诉我学校里铺的草坪是80元/㎡,我真的大吃一惊,没想到我呈现给学生的数据有这么大的偏差,课堂上呈现的数据跟现实生活不符,这能达到综合与实践的目的吗?

       我专门请教了学校里负责后勤的校长,他告诉我,80元/平方米是草皮加人工费以及后期的维护费用,单草皮价格是20多一平方,市场上稍差的草皮是十几元一平方米,已经没有几元一平方的草皮了。

       获得了这些信息之后,我就开始思考怎么更改数据,草皮单价要符合市场价,我就把草皮价格改为白三叶18元/㎡,高羊茅20元/㎡,天堂草25元/㎡,果岭草30元/㎡。但是学生只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按照以前的草坪面积计算,不就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了吗?我想起了学校里的草坪,比较长的草坪也不过10米左右,对了,我可以把草坪的长和宽再改一改,改成长8米、宽5米,这样的修改一是解决了学生计算的问题,二是和我们学校草坪的面积更接近,一举几得。

      看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数据一定是真实的,而不是教师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认为的。课堂上学生要动起来,课前的时候教师也要动起来。

三、修改板书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好的板书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前两次讲课我是把学生的算式都板书在黑板上,目的是让其他学生明白每一种方法的计算过程,顺便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因为学生的方法很多,所以黑板上写了很多算式,在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对比和总结时,不利于学生进行抽象,看着很乱。修改中,我引入了序号表示四种不同的草皮,展示的方法也用序号来代替,因为计算的原理很简单,所以学生通过序号能看出计算的方法和过程。这样的修改一是让学生感受到了符号的简捷,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二是把具体的方法进行抽象,方便接下来的总结和对比。

       在日常的教学中,对板书的设计我是缺乏的,课堂上的板书往往比较随意,通过这节课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板书的重要性,没想到一点小改动竟能有这么好的效果。

四、变精算为估算

       估算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最近期末测试卷中一道判断够不够的解决问题,我所教的两个班级一百多个学生只有一名学生采用了估算解决,其余的都是精算。这表明学生缺乏的不仅仅是估算能力,更重要的是缺乏估算意识。

      其实在我前几次讲课中,我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估算,而是一一呈现学生精算的结果。铺一种、铺两种,甚至有的班级出现铺三种的情况,都是算出总价再比较。之所以变精算为估算,我还是受一位小女孩的启发,以及查校长的点拨。这位小女孩的思维和别人不同,她先计算最贵的草皮行不行,得出不行后再计算第二贵的草皮,得出刚好是2000元,由此判断剩下两个更便宜的草皮都可以。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我启发她计算一下铺两种草皮的情况,她还是用这个思路进行计算,得出高羊茅和果岭草搭配刚好是2000元。当时这个小女孩并没有计算其他铺法的总价,我就顺势引导其他学生根据这一信息判断其他搭配方法行不行,学生利用估算很快就得出哪种搭配方法可以,哪种搭配方法不行。课下,查校长对我这一做法进行了肯定,并进一步指出根据铺一种的情况也可以进行估算,这才有了讲课时估算的渗透,估算的渗透恰恰成了我这节课中最大的亮点。

       这个环节使我感受到:学生缺乏估算意识的原因在于教师的估算意识就不强;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智慧进行教学调整,以学定教,实现“教学相长”。

       此次的任务对于我来说确实具有挑战性。在从教的这几年中,这是我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上公开课,同时也暴露了很多平时教学中的缺点,但也使我收获很多。此次活动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一定要把功夫下在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同时抓住机会承担挑战性的任务,才能促使自己更快地发展。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