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读题审题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否理解题意、是否能够用正确的方法解题,各位老师们在教学中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的呢?
1 放手让学生独立读题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 因为其入学时间段, 识字的数量也比较少, 所以这一段时间内都需要教师或者是教师帮助教师来读题, 但是在学生学习拼音之后, 教师和家长不应该在帮助学生读题, 而是应该让学生自己读题。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如果有不认识的字, 教师可以将这些字写在黑板上并标注上拼音, 让学生们自己将生字和生词读出来,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出其引导作用, 引导学生自主理解题目意思。在学生进入二年级之后, 教师对于学生读题就应该完全放手, 使得学生养成自主独立读题的习惯, 只有教师放手, 学生才能够得到良好的锻炼。
2 指导学生正确的读题方法
2.1 教师首先应该告诉学生正确的读题方法, 首先应该保持手眼一致, 读题的时候,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逐行的读, 手指着字眼睛跟着一个一个的读不能隔行进行阅读, 并且如果读完一遍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 还可以读第二遍, 虽然学生阅读的过程很慢, 但是经过长期的训练之后, 学生在读题时就能够做到手到眼到心到。等到学生逐渐认识更多的字, 就不需要用手指一字一字点着读, 可以逐字逐行的进行读题了。
2.2 图文结合, 看图说话。
对于数学课本中存在的一些图文结合的题目,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先看图, 之后在进行文字的阅读, 在这里看图不只是简单的看图中都存在什么, 还应该将图中存在的数学信息进行列举。在一些题目中图中会存在一些隐性的数据, 比如图中画了两组小猫, 一组5个一组2个, 这些信息只有学生仔细观察才能够总结出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将这些隐性信息进行挖掘, 之后在结合文字来理解题目的含义。
3.重视家长的辅助教学, 快速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