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悟专家经验   助推家园共育
hanyueqing发起了2020-10-03
0
回复
31
浏览

学悟专家经验   助推家园共育

《教育家》圆桌论坛第十期学习感悟  寇幼李志华

      2020年5月8日晚,我有幸聆听了《教育家》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第十期圆桌论坛:从幕后到前台,家庭教育如何跨越“摩擦区”主题活动。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更深层次的领悟到一名兼具教师和家长双重身份幼教人肩头沉甸甸的责任,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今后需要努力的工作目标与方向!感谢朱继文、陈娟、李琴、郁亚妹等知名专家学者的精彩分享和用心指导,让我有机会学到了更多的幼教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了更多的家庭教育指导经验和为人师表的技能技巧!

      2020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也让家长和孩子们拥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超长假期。有的父母和孩子充分利用起宝贵的陪伴时间,心与心贴得更近,让防疫期成了亲子关系的流金岁月;有的父母却和孩子摩擦不断,家庭矛盾升级,彼此的隔阂愈来愈深......“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当非常时期的家教从幕后走向台前,如何重新认识和深度理解家庭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如何帮助家庭更好地为孩子身心健康保驾护航?如何引导父母更好地胜任家庭教育职责,做智慧家长?朱继文、陈娟教授等专家学者为我们一线教师指点迷津、答疑解惑,云上在线支出一记记妙招:

一、解读、尊重、支持与接纳孩子。

      这世界上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立的思想,他们不依附于任何人。著名教育家纪伯伦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与他们的是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对于家长朋友来说,我们每个人都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父母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我们做父母的必须要读懂孩子的思想,顺应孩子的天性,理解孩子的言行,尊重孩子的决定,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自主权真正交给他们,平时多鼓励接纳,少批评指责;多放手锻炼,少代替包办,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给与予他们最大的支持与高质量的陪伴,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规则意识的培养。  

       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高速发展,当今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各种网络工具、电子产品已是千家万户不可缺少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用品。特别是疫情期间,很多家长都在家办公或刷电视剧、打游戏,时时刻刻机不离手,以致忽略、无视了孩子的存在;还有些年轻父母为了不让孩子吵闹、打扰自己,干脆直接丢给孩子一部手机让他们自己玩......凡此种种,都对孩子今后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以致他们对手机形成依赖习惯之后戒都戒不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做家长的要随时注意修正自己的行为,每天不管多忙都要抽出固定的时间陪伴孩子,与他们一起阅读、唱歌、画画、做游戏,并对孩子日常所用的电子产品及软件有所筛选甄别,趋利避害、合理有度的引导孩子学会正确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如每天提前与孩子约定好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与内容,每次小班孩子控制在5-10分钟;中大班 15分钟左右,帮助孩子立好规矩,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规则意识。

三、重审教师定位,助推家园共育

       疫情期间,为了更好地做好科学防疫工作,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我们很多幼儿园都采取了线上指导的办法,借助“幼教三六五”学前教育云平台,鼓励家长自觉陪伴孩子,并通过高质量的亲子游戏活动 ,促进家长与孩子的共同成长。但也有个别老师不能准确地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误把教师的教直接转嫁给家长,让广大家长朋友无形之中变成了“教育的二传手”,因其教学专业知识与教育技能的缺乏而误导了孩子。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的艺术家、科学家。我们做老师和家长的首要责任就是激励、唤醒他们的这种潜能,留心观察、用心应对、慧心开导,懂得教育方法,善用教育技能,努力帮助我们的每个孩子都顺利成长为温暖、善良、健康、快乐的人!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