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市(陈娟)“全国名校长及教学名家”工作室学习记录
讲座名称 |
快乐的玩、有效的学——让游戏回归儿童 |
主讲人 |
陈娟 |
|||
观摩时间 |
2020.6.30 |
记录人 |
曹银霞 |
单 位 |
许昌市建安区五女店镇第二中心幼儿园 |
|
讲 座 内 容 记 录 |
重点提炼 |
|||||
关于“游戏”的三个问题 1.“游戏”一词最先让你想到的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2.你认为幼儿园游戏都有哪些? 3.创设游戏的过程中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一、对游戏的认识 游戏的操作定义:游戏是一种低结构的活动,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它是在某一固定时空中进行的自发、自愿的活动,它伴有愉悦的情绪并有别于日常生活,是遵从一定游戏规则的有序活动。 二、游戏对幼儿的影响 1.游戏不仅给幼儿带来快乐,而且还是帮助幼儿按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学习和发展的有价值的活动。 2.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知识的、社会性的和情绪情感(如:语言、创造力、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同伴关系、情绪体验、情感发展等等)。 3.游戏能较好的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解决各种发展中的冲突与矛盾,控制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发展他们的动作言语技能,在幼儿的各方面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幼儿园游戏的特性 引发快乐,具有愉悦性。 自发行为,具有主动性。 假装假象,具有虚构性。 内隐规则,具有有序性。 举例:做眼睛的混班游戏(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抱怨:是因为有老师参观安排他们来做眼睛了) 游戏一定是主动引发儿童快乐的,愉悦的; 四、幼儿园游戏如何分类? 1.国内: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 2、国外:主动性游戏和被动性游戏 3.手段性游戏和目的性游戏 4.自主性游戏和学习性游戏 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 五、区域游戏? 什么是区域游戏? 是指在某一固定时空中进行的自发、自愿的活动,它伴有愉悦的情绪并有别与日常生活。 游戏应该是自发的,游戏也可以是引发的,引发是引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不是强加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因而,引发的游戏不说强迫的游戏,幼儿真正的游戏应该是积极投入的,
充分体现游戏精神 自由、自主、创造、愉悦
重拾儿童的天性 天性是人类先天具有的固有属性,也是儿童的自然属性。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最基本、最重要的成长需求。儿童的自然天性有其特有的规律,我们的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按照天性所示规律
儿童的天性:好游戏、好模仿、好奇、好成功、好户外、好合群、 举例:日本的幼儿园,光脚爬地,发展儿童的感知觉 六、幼儿园区域游戏的典型功能区 室内区域游戏常见划分:建构区、阅读区、角色区、艺术区、探究区等。 其他:生活区、益智区、运动区…… 思考:1.这些区域你的班级里有吗? 2.你是怎么知道或是想要设置这些区域的? 七、幼儿园区域游戏的创设思考 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八、区域游戏的设置思考 基于儿童发展需要季区域的功能性思考: 建构游戏区:个体通过有意识的堆积、拼插、排列、组合建构材料、并伴随或主动进行各种认知建构,以获得感性经验和心理满足,逐步实现社会建构的游戏。 阅读游戏区: 艺术游戏区: 角色游戏区: 不要一味的强调15、20、25分钟 阅读区:提供读、写、涂鸦的地方,纸和笔、认识同伴和自己的名字 角色区:只需要提供材料即可,不需要 和谁、在哪、用什么、玩什么完全由儿童自主 区域游戏规划设计
九、儿童游戏需要的环境 区域牌是没用的,孩子只对区域里的材料和玩具感兴趣 每个班的颜色不要超过3种,杜绝视觉污染,孩子出现问题和矛盾的时候, 环境不是材料的堆砌 环境要自主留白,给孩子自主撒欢的地方 环境是动态的 玩具分享吧
眼中有真实的儿童 材料的选择: 需要的——不需要的(做一张量表,每天去看看) 可操作——不可操作 安全的——不安全的 多种可能——单一用途(举例锅和半个皮球) 十一、儿童游戏需要的成人支持 从两方面入手,为儿童游戏活动提供支持性的物资与心理环境。 物资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各种人工非人工的游戏空间和场地,游戏材料、游戏时间等;
如何实现? 观察回应(正效、负效、零效) 显性陪伴、隐性支持 记录分析(早期用便利贴捕捉孩子的闪光点) 反思调整
儿童游戏中教师应注意的三少 儿童游戏中教师应注意的四多: 多观察等待 多启发回应 多支持鼓励 多反思调整 几点关注: 应把“相信儿童、尊重儿童”的思想落实到行动中去。 应时刻关注个体差异及个体需要 应创设儿童需要的丰富环境。 应与儿童保持良好的师幼关系。
视频: 快乐自主的玩----不一样的儿童
|
充分体现游戏精神 自由、自主、创造、愉悦 是口号?还是幼儿的天性?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需要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精神旅行的通道,我们应最大限度的给幼儿提供游戏的时间、空间、材料。
区域设置、区域材料、区域规则,是真正体现教师儿童观、课程观和游戏观的。
教育不是你提供了多少东西,而是你提供了多少机会给孩子探索。 每一位教育者一定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闪光点。
|
|||||
学习感悟 |
通过今天中午陈娟老师《快乐的玩、有效的学——让游戏回归儿童》的专题讲座,让我对幼儿园的教育、幼儿的游戏、区域游戏的开展、环境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跟随江苏省做课程游戏化改革已经三年,三年的时间我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每一学期请专家来幼儿园指导、培训,带骨干老师去江苏跟岗学习,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我们许昌的幼教环境、家长的观念,让我很多次都想产生放弃的念头,实在太难了。 但今天跟随陈娟老师学习之后,我更坚定了自己三年前的选择、自己的信念,坚持学习专业,坚持课改,坚持给孩子做真教育、让孩子进行真游戏,朝着日本仓桥物三先生写的那本《幼儿园真谛》书里写的“让幼儿像幼儿一样在幼儿园生活”方向努力。 我会加油!努力学习,给农村孩子提供孩子所需要的幼儿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