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陈娟)“全国名校长及教学名家”工作室学习记录
讲座名称 |
快乐的玩,有效地学――让游戏回归儿童 |
主讲人 |
陈娟 |
|||
观摩时间 |
2020.6.30 |
记录人 |
胥锐华 |
单 位 |
鄢陵县县直幼儿园 |
|
讲 座 内 容 记 录 |
重点提炼 |
|||||
关于游戏的三个问题: 1.游戏一词最先让你想到什么? 2.你认为幼儿园游戏包含哪些? 3.创设游戏的过程中,你遇到过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一、对游戏的认识 游戏的操作定义:游戏是一种低结构的活动,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它是在某一固定的时空中进行的自发、自愿的活动,它伴有愉悦的情绪并有别于日常生活,是遵从一定游戏规则的有序活动,我们一般可以从幼儿的表情、动作、角色扮演、言语及材料等方面来判断儿童的行为,是游戏还是非游戏。 二、游戏对幼儿的影响 1.游戏不仅给幼儿带来快乐,而且还是帮助幼儿按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学习和发展的有价值的活动。 2.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知识的、社会和情绪情感的发展,如语言创造力,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同伴关系情绪体验,情感发展等等。 3.游戏能较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解决各种发展中的冲突与矛盾,控制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发展他们的动作言语技能在幼儿的各方面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幼儿园游戏的特性 1.引发快乐,具有愉悦性。 2.自发行为,具有主动性。 3.假装假想,具有虚构性。 4.内隐规则,具有有序性。 四、幼儿游戏的形式 1.国外:主动性游戏和被动性游戏 ①主动性游戏:儿童除了需要智力活动外,更需要运用肢体肌肉的活动去进行游戏,儿童可以自由控制游戏的速度,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解决,决定游戏的形式。如绘画,手工、玩积木、玩玩具、角色游戏、玩沙、玩水、唱歌等根据不同的游戏方式,主动性游戏又可分为以下四种: *操作性游戏:运用四肢大小肌肉的活动来进行的游戏。 *建造性游戏:如建筑类游戏。 *创作性游戏:如美工活动、玩沙、玩水等都需要儿童用心去创作,运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物品,以表达其创作力的游戏。 *想象性游戏:利用现有的物件和玩具,凭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想象性的扮演角色的游戏。 ②被动性游戏:属于较劲开的活动,儿童只需观看,聆听和欣赏,而不需要进行体力活动。如看图书、听故事、看DV、听音乐等都属于静态,接受信息的活动。 2.手段性游戏和目的性游戏 3.自主性游戏和学习性游戏 4.区域游戏、区角游戏、自由游戏。 真正的儿童游戏是侧重于过程取向,未知结果,有无限发展可能。 五、区域游戏 1.什么是区域游戏? 区域游戏是指在某一固定时空中进行的自发自愿的有活动,它伴有愉悦的情绪,并有别于常,生活是儿童自主进行的,内隐一定规则的有序活动。 2.游戏与游戏活动的关系 明确一点,游戏绝不是教学活动的验身教学,因为游戏服务提供认知和技能帮助,并且教学内内容精,游戏化后方可融入区域游戏。 游戏应该是自发的,游戏也可以是引发的,引发是引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不是强加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因而引发的游戏不是强迫的游戏,幼儿真正的游戏应是积极投入的,主动的,自由的,有序的,享受的,快乐的,创造的。 游戏可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种手段,一个环节,但游戏绝不是作为手段和环节而发生的,尤其更不能仅仅作为手段和缓解而存在,相反,应是让教学为游戏服务。 体现游戏的精神是:自由、自主、创造、愉悦。 重视儿童的天性:天性是人先天具有的固有属性,也是儿童的自然属性,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最基本,最重要的成长需求。 儿童的天性分为:好游戏、好模仿、好奇、好成功,好户外、好合群、好被赞扬。 六、幼儿园去游戏的典型功能区 1.室内区域游戏常见划分:建构区,阅读区,绝色区,艺术区,探索区等。 2.其他:生活区、益智区、运动区。 3.思考:①这些区域你的班级里有吗? ②你是怎么知道?或是想要设置这些区域的? 七、幼儿园去游戏的创设思考 1.感知运动阶段0至2岁。 2.前运算阶段2至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至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至15岁。 八、儿童游戏需要的材料 材料选择:需要的和不需要的、可操作和不可操作、安全的和不安全的、多种可能单一用途。 九、儿童游戏需要的成人支持 1.从两方面入手,为儿童游戏的活动提供支持性的特质和心理环境。 2.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各种人工或非人工的游戏空间和场地游戏材料,游戏时间等。 3.心理环境是指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及心理气氛,包括师幼关系以及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同伴关系,宽松、自由的游戏氛围等。 十、儿童游戏中,教师应注意的四多 1.多观察等待 2.多启发回应 3.多支持鼓励 4.多反思调整 几点关注? 1.应把相信儿童,尊重儿童的思想落实到行动中去。 2.应时刻关注个体差异及个体需要。 3.应创设儿童需要的丰富环境。 4.应与儿童保持良好的师幼关系。
|
1.游戏是一种低结构的活动,是儿童的基本活动。 2.游戏不仅给幼儿带来快乐,而且还是帮助幼儿按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学习和发展的有价值的活动。 3..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知识的、社会和情绪情感的发展. 4.游戏能较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解决各种发展中的冲突与矛盾,控制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发展他们的动作言语技能在幼儿的各方面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5.主动性游戏又可分为以下四种: *操作性游戏:运用四肢大小肌肉的活动来进行的游戏。 *建造性游戏:如建筑类游戏。 *创作性游戏:如美工活动、玩沙、玩水等都需要儿童用心去创作,运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物品,以表达其创作力的游戏。 *想象性游戏:利用现有的物件和玩具,凭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想象性的扮演角色的游戏。 6.区域游戏是指在某一固定时空中进行的自发自愿的有活动,它伴有愉悦的情绪,并有别于常,生活是儿童自主进行的,内隐一定规则的有序活动。 7.室内区域游戏常见划分:建构区,阅读区,绝色区,艺术区,探索区、生活区、益智区、运动区。 8.儿童游戏中,教师应注意的四多: 1.多观察等待 2.多启发回应 3.多支持鼓励 4.多反思调整 9.几点关注? 1.应把相信儿童,尊重儿童的思想落实到行动中去。 2.应时刻关注个体差异及个体需要。 3.应创设儿童需要的丰富环境。 4.应与儿童保持良好的师幼关系。
|
|||||
学习感悟 |
听了陈娟老师的线上讲座“快乐玩,有效学—让游戏回归儿童”让我对游戏有了重新的认知。在陈娟老师的讲座中,引发了我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其实,我们的孩子应该回归到游戏中,在游戏中成长、学习。针对我园的教学实际情况,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问题一:对游戏教学化、教学游戏化的认识误区; 问题二:游戏是幼儿自己的,应让幼儿回归到游戏中; 问题三:正确认识教学与游戏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