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许昌市(陈娟)“全国名校长及教学名家”工作室学习
研讨主题 |
重识儿童----遇见美好 |
主持人 |
陈娟 |
|||
研讨时间 |
2020.10.27 |
记录人 |
贾小丽 |
单 位 |
禹州市鸿畅镇第三中心幼儿园 |
|
研 讨 内 容 记 录 |
重点提炼 |
|||||
问题一:陈娟:你了解儿童么?请用一句话来形容你眼中的儿童? 工作室成员各抒己见,陈园长从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来总结:1、儿童是独立的人;2、儿童是成长中的人;3、儿童是儿童。 教师的职责是:观察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和关爱儿童、支持儿童,做到心中真正有儿童。 问题二:陈娟:说一说你所在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最注重什么? 工作室成员分享:根据课程设计主题环境、根据儿童需要征求意见、一米以下是儿童的空间、作品展示墙、儿童的表征记录等等。陈教授小结:当教师既注重活动中“幼儿的自主”,又关注幼儿活动时,实则反映出幼儿并未做到“真正的自主”。老师不应当把心思花在材料、墙面如何创设上,而是老师自己是否有观察孩子的工具?是否对于孩子的发现有一定的支持策略?没有任何一个文件或规定要墙面布置要一米以下,这是不科学的。 陈园长通过案例和图片分享以“家”为理念的幼儿园环境,以及该环境下幼儿的安全教育如何进行。
|
|
|||||
研 讨 内 容 记 录 |
重点提炼 |
|||||
|
|
|||||
学习感悟 |
此次教研活动让我收获颇丰,重识儿童,打破传统意义上对儿童的解释,打开我是思维界限,重识儿童,收获的教师,收益的是儿童。我们只有做到把儿童当做相对独立的人,放手让儿童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去收获,去成长,才是真正意义上把儿童当做独立的人。 教师必须做到引导者、陪伴者、观察者、协助者,才能让儿童走向成长。 儿童是儿童,儿童今天是儿童,是3-6岁在幼儿园这一阶段的儿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