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常把教师比做园丁,把学生比做祖国的花朵,做为教师,仅做一个优秀的园丁是不够的,因为你面对的是有思维、有情感的人,仅靠浇水、施肥、除草、去虫、剪枝远远不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只说培养人的长期性,更是强调培养人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是一个内在情操潜移默化,逐步形成、发展的过程。“父母是子女的影子”,教师就是一个学生的影子,很难想象一个师德低下、工作消极的教师会带出一个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班集体。教师必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呢?
教师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教师要欣赏学生,发现学生优点、教师要融入学生生活、学会与学生做朋友。
1、靠讲课精神感染学生,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讲课的过程中充满激情,融合本人个性、人品、气质和经验的真情,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绪,调控课堂的气氛,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 2、靠深入浅出的讲解、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 3、做学生的好朋友,要以一颗平常心、爱子心,和学生一起走进知识的殿堂,让学生从心底里觉得是一个确实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一个值得依靠的长辈,一个引导他们走向成才之路的引路人。 4、要深入了解学生,熟悉、掌握他们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及社会各方面对他们的影响,尤其是他们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遇到的最大困难和障碍。 5、以身作则守信用,总是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教育的针对性强,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不好高骛远。 6、宽容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真诚的期待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和个性的发展。